扶貧委員會今(10日)舉行會議,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上任後首次主持會議。會上交代本港最新貧窮情況,貧窮人口為 165.3萬,貧窮率是 23.6%,創 12 年來新高。而政府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則降至 55.4 萬,貧窮率為 7.9%。

扶貧委員會在官方網站下午公布《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提到受疫情打擊,去年香港經濟經歷嚴重衰退,政府因而推出大規模的一次性逆周期措施,政策介入後的貧窮指標因而改善。惟去年政策介入前貧窮情況的轉差仍然相當顯著。

去年政策介入前貧窮住戶有 70.3 萬戶,貧窮人口為 165.3 萬,貧窮率是 23.6%。而計算政府介入,包括恆常現金、非恆常現金、非現金福利後,貧窮住戶減至 24.2 萬戶,貧窮人口為 55.4 萬,貧窮率降至 7.9%。

報告分析,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去年本港經濟嚴重衰退,勞工市場急劇惡化,當中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在疫情嚴重干擾下,失業率急升而且就業人數急劇減少,基層工人所受打擊尤為嚴重。由於經濟及就業情況嚴峻,整體工資增幅減慢,加上不少住戶的在職成員數目及工時減少,住戶收入明顯受累。

去年全年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相比前一年急挫 5.6%,基層住戶的跌幅更達 8.1%。報告又提及,「人口高齡化」及「住戶小型化」的結構性趨勢仍然持續,衍生更多沒有就業收入的獨老、二老退休住戶,將對基於住戶收入作估算的貧窮數據持續帶來推升壓力。

惟報告指出,去年政策介入的投放創歷年新高,除恆常現金政策外,該年推出一次性逆周期措施,其力度和覆蓋範圍均是史無前例。而受惠於一萬元現金發放計劃及防疫抗疫基金相關項目,每戶平均受惠金額大幅上升,絕大部份住戶貧窮率在政策介入後均錄得跌幅,其中發放一萬元現金將貧窮率拉低 3.8 個百分點,即26.67萬人。唯獨青年住戶貧窮率在計算政策介入後仍有上升,報告解釋因青年失業情況惡化,受惠政策介入比率亦較低。

而按 18 區劃分,政策介入前首 5 個最多貧窮人口地區為觀塘(19.15萬)、元朗(15.68萬)、沙田(15.42萬)、葵青(13.33萬)和屯門(11.51萬);政策介入後則以元朗(5.78萬)居首。而首 5 個貧窮率最高地區則為觀塘(28.8%)、葵青(27.5%)、黃大仙(27.1%)、北區(27.0%)和深水埗(26.5%);政策介入後各區則降至9.8%至5.5%,反而由灣仔(10.9%)居首。

至於未來展望,報告指仍視乎全球疫情變化及本地經濟復蘇進度,指本港社會如「廣泛配合」疫苗接種和防疫措施,會為經濟快速回復正軌創造有利條件,支持勞工市場持續復蘇,為本港貧窮情況,特別是在職貧窮的問題帶來紓緩作用。

惟報告同時表明,經濟恢復後,一次性措施的規模料將縮減,對政策介入後貧窮指標會有影響。樂施會港澳台項目總監黃碩紅表示,當局在疫情推出多項單次紓困措施,望可幫助基層度過難關。惟她極度憂慮及後在經濟及就業情況嚴峻下,基層如何可走出困境。她建議政府推出長遠的紓困措施,包括調高最低工資及研究失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