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包致金與法律學生的一場對話 「在競技場上努力,總比站在看台上好」
「在艱難日子,都要好好裝備自己,迎難而上...... 當你回望時,你會發現,在競技場上努力,總比站在看台上好。」
這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在一場大學講座上,跟法律系學生說的一席話。他笑說,為了準備是次演講,午餐特別吃了一頓「茄汁豆多士」,以喚起自己 50 多年前,學生時代的感覺與回憶。
有學生記得他早前接受《立場》訪問,曾說「即使香港遇上逆境,也會留下」,問他 「面對當前局面,我們可怎樣保持樂觀的心?」
包致金借用鐘擺理論,去鼓勵年輕人,要相信時間可改變一切,有些事今天走向一方,代表它日後有機會走向另一方。(Times change, and if things can move in one direction, they can move to another direction.) 因此,在艱難時間,都要好好裝備自己,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期待「更好、更光明的一天來臨」(look forward to a great day, a brighter day)。
而在這一天來臨之前,律師仍有很多事值得做,哪怕是「有人來問你有關租約、僱傭合約的問題、或遇到鄰居單位滲水向你尋求法律協助」等等。若你不迅速替人解決問題,他不會對你所說的人權、憲法問題感興趣。相反,若你能迅速解決他的疑難,「他可能會認為,這律師對自己的專業很熟悉,也許在法律上,可以聽聽他怎樣說」。
「律師行業人來人往,我最不想看到的,是有律師因目前環境失去信心而離開。」
"Lawyers come and go, but the one thing I would not like to see, is any lawyer leaving the law for lack of confidence in our present situation."
在演講會場外擺放了包致金最新著作,顯示他對法治、司法制度及新聞自由,仍然有一份堅持。
他第六本法律卡通繪本《The Constitutional Crocodile》,主角繼續是鱷魚 Crocky,除了探討人權、民主與司法獨立等法律課題,亦有談及香港近況。
其中一篇「The Restless are Native」,一隻貓頭鷹對 Crocky 說:「有人說香港近日騷亂受人煽動,甚至是由外部勢力策動。」Crocky 回答說:「是否事實也好,這些焦躁不安,都來自本土。」(The Restless are Native.)
包致金解釋,不論這些騷亂是否受人煽動也好,你不能迴避,有些問題確確實實的存在,人民的憂慮,需要被正視。
另一篇「Impolitic Prosecutions」,一位律師在庭上對穿上法官袍的 Crocky 說:「法官大人,這並非政治檢控 ( political prosecution ),這檢控是...」漫畫見 Crocky 心裡說:「失策?( impolitic )」
包致金在文中指,針對公民抗命的檢控,偶爾會被指有政治動機,這些指控往往被全盤否定。他認為,部分指控的確毫無根據,但有時候,那些否認是政治檢控的說法,也難以令人信服。他又提到,在一些情況下,執法「從嚴」,即使有多「依法」,也會加劇社會分化,相反「從寬」則有助修補撕裂。而有些檢控決定,與其說是「政治化」,不如說是「失策」。
書中還有一篇,反映他對新聞自由的重視。Crocky 在書中說,他最近反思,與其說獨立傳媒,是法治的守護者 (a safeguard of the rule of law),形容獨立傳媒,是法治元素之一 (an element of the rule of law),更加貼切。
後記:
說到包致金認為新聞自由對法治的重要性,腦海中浮現 9 年前,與他初次接觸的情況......
2012 年,知道包致金將退休,上司叫我試試約訪問。循正常渠道發電郵經新聞組發出邀請,結果,秘書回覆稱「包致金婉拒傳媒訪問」。
被潑冷水,心有不甘,於是將邀請信打印出來,在接著的數星期,每逢終審法院有審訊,就到門口碰碰運氣。等了我也記不起多少天,吃了很多「白果」,「餵飽」了很多蚊子... 直到有一天,包致金的坐駕終於出現!
一鼓作氣表明來意,遞上信件邀約訪問。
怎想到,包致金一口答應,還隨即「徵用」我的手提電話致電秘書,用廣東話說:「阿XX(秘書名字),你幫我同呢個記者約個時間......」之後把電話交回我手上,就匆匆的上車走了。
他後來在訪問中道出原因,坦言作為律師、法官,面對鏡頭接受訪問,不太舒服。但他一直推崇新聞自由,若自己卻拒絕受訪,這樣說不過去。
我相信,他 9 年後再次答應受訪,也是因為同一原因。
「我仍然有信心,香港會迎來好日子,哪怕我估計錯誤,只剩下困乏,我也會留下,與香港人同甘苦。」
"I have some faith that there are still good times to be had here, but if I was totally wrong, there will be nothing but hard times, and I will still stay here and share it with the people of Hong Kong.”摘自包致金《記香港》系列專訪
或許,聽到他叫大家繼續對香港有信心,未必人人有共鳴。但相信就是這份信念,驅使 73 歲的包致金,至今退而不休,繼續寫書、繼續受訪、繼續與公眾講法治。
包致金在講座中寄語學生,在艱難日子裡,更須要謹守崗位,指社會任何時候,都需要從事法律的人,為大眾尋求公義,致力讓「法律變得比原來更好」。
繼續留在競技場上,還是跑到看台上當觀眾,that is the question。
文:陳婉婷
攝:Oiyan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