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 M+ 視覺文化博物館開幕在即,今日(11 月 10 日)開放全館供傳媒及業界人士預覽,明日正式對外開放。前西九博物館小組成員、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客席副教授何慶基直言,M+ 的構思與現實存在「相當距離」,尤其質疑中國當代藝術所佔的比例甚高,難免令人有「非香港本位」之感。他又認為,「世界級」只是「無聊的名詞」。博物館有大有細,無需執着追求空泛理念。

自 2006 年 4 月起,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設立三個小組(博物館小組、表演藝術與旅遊小組及財務小組),邀請相關專家顧問提供意見,促進文化區發展。其中,博物館小組同年年底向政府提交報告,提出 M+ 構思,並確立博物館定位。該小組在 2007 年 6 月任滿後解散。何慶基是當年有份提出「M+」概念的小組成員之一,他日前受邀預覽 M+ 博物館,優先參觀「香港:此地彼方」及「物件 ‧ 空間 ‧ 互動」兩個展廳。事後,他向《立場新聞》分享對 M+ 的初步印象,直指「現在與原來 M+ 的構思有相當距離」。

消失的流行文化?

何慶基解釋,當年小組成員「相信香港的視覺文化才是我們最最豐富的文化資產」,M+ 最初理念是「以香港文化藝術為主軸,突出視覺文化,擴闊展藏領域」。現時 M+ 建築雖有西方大型博物館的氣勢,但缺乏「繽紛多元多變、偶爾帶點的古靈精怪的香港風格」,「收藏那麼多本地霓虹招牌,何不在大堂展示,增加本地氣氛?」

M+ 大堂掛有董陽孜的書法。

走入展廳,何慶基認為展品以傳統藝術媒介為主,不離繪畫、攝影和裝置等。流行文化藏品,或其他視覺藝術作品,例如:漫畫和海報商品設計等,相對來說亦屬少數,「仍被忽視,如旁邊的小裝飾」。不過,他認為 M+ 剛剛開幕,一切尚處於起步階段,「公平點說,香港流行文化範疇極廣多元兼古靈精怪,希望他們將來在這方面多加力度」。

「香港本位」移位?

除了流行文化元素之外,M+ 另一個為人關注的焦點在於「香港本位」。月前,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胡恩威曾於《香港 01》周報撰文,質疑「為甚麼 M+ 會由一個以香港本位的藝術館,變成一個非香港本位的當代藝術館呢?」

「 M+ 原意確是以香港本位,但卻不是當代。」何慶基解釋,小組成員當年有感於「現當代」等「西方詞彙」未必「不適用於亞洲」,故以二十、二十一世紀代之。至於「立足香港」的移位,他認為「有一定準確性」。以開幕展覽為例,中國 1980 年代後的藝術品所佔比例之高,出現「極不平衡」的情況,「可能因為(與收藏家希克的)『半捐半賣』協議,國內當代藝術佔的位置強得多」。

「香港:此地彼方」展廳

據何慶基的理解,港人雖然對日韓流行文化感興趣,但對亞洲其他藝術形式及中國「前衛藝術」興趣不大。加上,香港政府近年管治變化,觀眾對相關作品的興趣「很難增加」,情況「可惜」。就像中國 1980 年代「八五新潮」藝術運動前後出現的作品,當中不少具有叛逆性和革命性,「希望 M+ 日後可以慢慢向觀眾解釋這些鮮為大眾所知的藝術內容」。他亦認為應該「給予 M+ 時間去落實這『香港為本』、範疇遼闊的新博物館展藏理念」。

無須執着追求「世界級」

值得注意的是 M+ 自概念緣起以來,不只著眼香港,也放眼周邊地區,甚至全球。開幕前,中英文媒體喜將 M+ 與「泰特美術館」和「龐比度中心」相比。今早傳媒預覽的記者會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再次形容,M+ 「可以媲美美國的 MoMA、英國的 Tate Modern、法國的 Pompidou。」但何慶基相信 M+ 並無必要一味追捧,「『世界級』只是門外人的順口溜」。

「『世界級』是個無聊的名詞,甚麼是『世界級』?」所謂「世界級」的定義因人而異:有人可能覺得要參照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有人可能覺得要比較法國羅浮宮,但何慶基認為倫敦的白教堂美術館(White Chapel Gallery)、紐約的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同樣精彩,其歷史和收藏亦能稱得上「世界級」。

「博物館有大有細,有些收藏多元廣泛,也有精緻集中,問題是展藏的選取、組合、研究分析等專業元素,(做得好)即使千里迢迢也會有人來看,何以執着空泛理念。」

 

撰文/黎家怡
編審/楊天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