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開幕・後記】一座博物館的誕生 後續故事誰來說?
編按:因應西九文化區 M+ 視覺文化博物館開幕,《立場新聞》特備專題報道探討。系列文章請按此。
昨日(11 月 12 日),西九 M+ 視覺文化博物館首日接待公眾,錄得入場人數為 1.6 萬。等候入場參觀 M+ 的市民,人龍排到西九海旁。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在開幕活動提到,參觀預約開放以來,已經收到 7.6 萬用戶登記。這 7.6 萬該怎樣理解?2019 年 11 月底,翻新重開的香港藝術館在 2019 至 2020 年度入場人次是 11.6 萬。換句話說,M+ 還未開幕登記人數已超過香港藝術館該年全年參觀人次一半。M+ 熱潮,可想而知。
過去一周,《立場新聞》專題探討 M+ 博物館。首先追溯歷史,查考西九博物館發展的演變(醞釀十五年終落成啟用 一座博物館的前世今生);了解「世界級博物館」背後的理念,驗證 M+ 號稱「立足香港,面向國際」的定位(本土而國際? 西九「世界級博物館」之夢);回顧博物館自 2012 年開始購藏以來引發的爭議(購藏涉及公帑惹關注 十年三度爆爭議)。
臨近開幕,我們請來建築學者黎雋維導賞 M+ 大樓建築特色(國際知名建築事務所操刀 M+ 大樓如何「低調而破格」?),並由大學講師兼獨立策展人梁展峰提出觀賞 M+ 展品的視點建議(逾千藏品首亮相 觀眾可以點睇法?)。以「香港」為主題的展廳,從入口處曾灶財的墨寶說起,道出博物館與藝術市場愈走愈近的趨勢(香港展廳曾灶財墨寶打頭陣 惹博物館與藝術市場合謀爭議)。
如今,博物館開幕了。全館開放之前,局部預覽之後,前西九博物館小組成員何慶基雖說「現在與原來 M+ 的構思有相當距離」,但亦補充「大型博物館如 M+,需要在寧靜環境中細看展藏,之後可能有不同看法」。博物館有如生命體,展藏、教育、研究等工作不斷進行,其取態定位有機會隨之演化,觀眾的理解和評價亦可能改變。
博物館作為批判對話的平台
博物館雖然是常設機構,視野在於「千秋萬代」,但也並非鐵版一面,不作改變。業界對於博物館的理解,亦隨著時代變遷而一度提出修定提案。
「博物館是向公眾開放的非牟利、常設機構,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以教育、學習、愉悅為目標,博物館通過購藏、保育、研究、溝通和展示,呈現人文及其環境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 2007 年以來,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對博物館的定義。
2019 年,有部分協會成員認為定義已經不合時宜,並於 2020 年初的大會提出修定建議。
「博物館是民主、包容、多元的空間,用以進行有關過去與未來的批判對話。基於社會的信任,博物館承認和關注現存的矛盾和挑戰收藏文物和樣本,為未來後世保存多樣化的記憶,並確保所有人都能夠公平地接觸到文化遺產。博物館是非牟利的。以貢獻人類尊嚴、社會正義、全球平等、地球福祉為目標,博物館保持透明和開放參與,積極與不同社群合作,進行收藏、保存、研究、詮釋、展示的工作,從而提升對世界的認識。」—— 2020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出博物館的定義。
新定案提案雖然未獲通過,但說法反映一定業界人士期待博物館更積極地參與社會創新和變革,甚至促進溝通對話、求同存異。就像 2019 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ale),當年一名白人藝術家參展,畫作有關 1960 年代死於種族仇恨的黑人小孩。展品引起黑人社群哄動,批評策展人有欠敏銳,又斥責「白人女人憑甚麼對我們傷口說三道四」。面對社會壓力,博物館並沒有要求藝術家撤展,而是另外舉辦一系列公眾辯論會,請來正反雙方同場辯論。從「惠特尼雙年展」的處理手法可見,博物館沒有迴避爭議,反而開放討論,促進社群互相理解。
回望足下,香港西九的 M+,一座博物館的誕生,只不過是漫長對話的開始。
預展期間,有業界人士發現博物館商店「M+ 小舖」發售的其中一張明信片,印有香港攝影師 Benny Lam 以「劏房」為主題的相片作品。此事引起不少人關注,批評「劏房明信片」販賣社會悲劇,做法極不道德。據了解,有 M+ 員工知悉相關意見。博物館正式開幕之時,涉事明信片已不復見。由一張明信片到一系列開幕展覽的呈現觀點,博物館每個作為都必然涉及判斷,判斷亦未必每次準確、又或者贏得社會大眾的認可,所以保持雙向溝通至為重要。
M+ 開幕典禮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先後呼籲公眾,審視視覺文化作品需要「開放多元」。如果我們相信未來博物館將是「民主、包容、多元的空間」,「用以進行有關過去與未來的批判對話」,M+ 開幕形同踢出了第一球,開波了!有你有我,這場球賽才能一直踢下去。
To be continued ...
撰文/黎家怡
編審/楊天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