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覓食的二三糗事 — 台式涮涮鍋
來台唸書,很快便進入超緊密合作的團隊模式,日夜相對,當然要去吃。課前吃,課後吃,討論中要吃,討論完要吃,總之總有機會一起吃。話說開學不久後,有一晚跟同學去吃火鍋。部分同學先到店中,傳來菜單,其餘的同學便在車上先選自己想要的鍋以及想要加什麼料。也許因為太餓,我一直在加料部分打不少個圈圈,再回傳到 Line 群組。同學發現後小(或大)驚,問我是否不知道個人小火鍋本身已附料。我頓變一個貪吃傻子,紅都面哂 (面紅並不是少女專利)。不過其實以我的食量,個人小火鍋原先有的料實在滿足不了我(笑)。貪吃是真的,傻子是假的。但人生有時不妨傻一點。
是喔,雖然並非不知道台灣有一人一鍋,不過下意識讓我霎時想到的,還是是一大鍋跟湯頭。因為在香港說要跟朋友去火鍋,大多數都是指大夥人圍吃一桌一鍋那種。香港當然也有個人小火鍋,但很多時連鎖快餐店才會供應,例如是大家樂、大快活以及吉野家等,比較少有專門火鍋店是供應個人小火鍋的。不過在台灣,供應個人小火鍋的專賣店可謂成行成市,就算不是一人一小鍋也是一人一大鍋,反而少見一桌一鍋,暫時只有在朋友家中見過。
從日式一桌一鍋到台式一人一鍋
台式涮涮鍋,來自日語中的 shabu shabu(しゃぶしゃぶ),即香港人常說的「打邊爐」。雖然也有說火鍋與涮鍋其實不同,火鍋是指料可以一直在鍋裡泡煮,而涮鍋的特徵則在於「涮」,就是把肉放鍋裡涮一兩下便拿上來,因此肉一定要夠薄。不過總體而言,火鍋算是各地不同作法、以水或湯導熱鍋來烹煮食物的方式的統稱。在台生活一段日子,不時會發現台灣人生活中細微的日本痕跡。簡單來說,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不但影響了台灣當時的語言、衣服、房子、信仰,飲食上也產生了不少變化。涮涮鍋也是當中一員,參考了日本的鍋物料理,在日治時期傳入台灣,在昆布柴魚湯湯底中涮各種菜肉食材食用。根據《巷弄裡的台灣味》一書,涮涮鍋後則在八十年代由餐飲業界的廖照明先生大力在巴而可廣場的美食街引入涮涮鍋,帶動了幾十載下來台灣的火鍋熱潮。有趣的是,有說其實日本涮涮鍋是自中國傳入,早在日本於上世紀佔領中國東北的時候,把當地涮羊肉的烹煮方式帶回日本,也有人說過火鍋雛形出自商周,而乾隆皇帝亦是鍾情火鍋的代表人物,確實源起暫沒深究。
無論是火鍋還是涮涮鍋,經過多年轉化,如今湯底已變得多樣且國際化,從中式藥膳、四川麻辣、潮汕沙茶、韓式泡菜、泰式冬蔭功到南洋叻沙等等都有。台式涮涮鍋亦已由日版的一桌一鍋,變成今天一人一迷你鍋。一人一鍋的做法,其實某程度上很資本主義式的,就像從前眾人一起分一個大餅一樣,如今吃的都變成少量按件入袋、獨立包裝、口味多元。人人口味有異,所愛不同,各人找到自己所愛便選便吃,無需跟眾人口味綁在一起。有趣的是,因著社會文化、生活空間等,整體而言台灣之於香港是人際關係、社會網絡較強的地方,反倒比香港更盛行一人一鍋。
第一次在台吃到的一人小火鍋
回想起來,八年前,跟友人到墾丁短遊一趟,四天內竟有兩天半都是「橫風橫雨」。早在出發前看過資料,找到出租機車的店,在白天還是天晴的時候,店主給我一輛機車,教我操作,然後叫我在空地試車。戴上頭盔自以為很帥,試車十數分鐘後,友人坐在我後面,有點心驚,車是開到了,但未控制好,也許身體天生有點不協調。想到還要走到大馬路上去,為免生意外及耽誤時間,最終還是放棄了。當年可能太年青膽大,人生路不熟,連交通守則也不清楚,沒有牌(駕照)怎麼敢在路上開車?最後只好用走的,繼續在街上晃晃看看。
晚上,一個沒什麼面部表情、頗為高大的大叔走過來問我們是否需要租車,初時有點害怕,後來想到天氣變壞,還是不得不租車罷。幸好,司機大叔是個好人。由於天氣很糟,司機只好把我們載到每個景點後,就讓我們下車逛逛走走;如大雨如注時,只好讓我們在車上往外看好了。拜烈風所賜,事後看到每一幀照片兩個人均是頭髮滿臉,成為多年循環不斷的笑料。不過,這樣拍下來的照片才有夠自然。
不知是否司機看我們可憐,兩天也沒真的遊覽到什麼景點,竟在租車的最後一夜,自掏腰包(自費)請我們吃火鍋,稍微撫平了我在旅途中的失望。這個便是我第一次在台灣吃到的小火鍋,墾丁的一人一小鍋,大雨中送暖。
港人來台旅行,比較多走經典路線,多選無老鍋,不過無老鍋已於今年 11 月登陸香港。來台一年多,比旅行時多試過一下不同的鍋,如果是連鎖店,推與無老鍋同年出道的築間幸福鍋物,在台有不少分店,吃過兩次,個人覺得鮮菇奶香湯底配鮭魚很不錯。如果是小店,則推靖火鍋,在南港區,一般旅客少去。同樣吃過兩次,料足也新鮮,划算,而且小店人不多,不用排隊。
冬天將至,乃鍋之時。
原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