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傳統與創新 — 論考評報告
【文:葉子】
考評局於本月四號出版的 2021 年文憑試《試題專輯》又引起爭議,已是常態。每一年,考評局的報告總飽受批評。手中雖無《試題專輯》,但仍可就媒體的報道略作評論。
首先,「考生表現」分析指,今年考生在中文科寫作卷的口語入文,情況較往年嚴重,如用「入面」、「仲有」、「爆哭」、「時不時」等字眼。首二例毫無爭議,是口語。「爆哭」二字實在不知所謂,廣東話是「爆喊」,書面語可以「悲痛號哭」,甚或成語「淚流滿面」亦無不可。最後的「時不時」有點冤枉,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把這詞列明為方言詞,解釋為「時常」,但其實不少作家也曾用此詞入文,如周而復《上海的早晨》和碧野 《彩石斑斕》。不過,既是方言詞,就沒有多少爭議空間。
因為考評局站在傳統的一方,否定口語入文,背後有其合情合理的考慮。中國語文科的作文考試好比八股文,並不要求學生寫出參加文學比賽時那般有創意的文章。只求同學寫出四平八穩、切題而且立意深刻的作品。因此,我常常對學生說中文科考試的行文不可口語入文,大可半文半白,一如此文。若同學非要口語入文不可,記得加上引號。例如「雪糕」、「的士」、「周不時」。
另外,「考生表現」亦指出有考生配詞不當,例如寫出「我的眼淚馬不停蹄地流下來」等字句。這句子的爭議甚大,有人認為,「馬不停蹄」是指到處奔走,忙碌不休,自然不應形容「不停地」哭泣,但又有人認為「馬不停蹄」有陌生化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這裡其實有兩個問題要處理,其一:考生在此處是有意使用「馬不停蹄」,力求創新,還是無意誤用,根本不了解成語真正的意思;其二:哪怕考生的確是力求創新,此處所用的成語又最否恰當呢。第一個問題不難解決,若考生通篇行文,詞不達意,前言不對後語,然後你說這是創新也難以服人;而第二個問題則比較複雜。那就是「以馬不停蹄形容哭泣是否貼切」。雖是創新,但終歸是要有跡可尋。這個成語用得不好的地方在於眼睛沒有腳,如何「不停蹄」地哭呢?若只取「不停地」的意思,那用「夜以繼日」、「披星戴月」等等亦無不可,試問「馬不停蹄」地哭的好又在哪裡?
以《四十四次日落 — 再見小王子》的其中一句為例:「但這裡,浮塵上屋舍毗連,城牆,青黃不接。」用的成語看似不著邊際,但實際語帶雙關。不接指城牆的斷裂,青黃,暗指黃沙與綠樹。又如《碎琉璃》的一句:「『自掘墳墓』,很多人用過這句成語,他們可曾想到,「墳墓」果然由將死者親手挖掘?」 不用「自掘墳墓」乃自取滅亡的意思,反而取其字面意思:死者為自己挖掘墳墓。對成語的靈活運用是對傳統的繼承,但同時表達出在戰爭時期,傳統語言與社會一樣被顛覆的荒謬感。這,才是運用成語創新的佳作。
總括而言,這其實正正是文學創新與傳統語言運用的分別,中文是考語言運用的能力,文學是考傳統繼承與語言創新的能力。而學生未了解傳統就無法顛覆傳統,繼而創新。當學生連運用語言的基本能力尚且欠奉,談何創新?
作者自我簡介:香港都會大學中國文學文學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