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香港,大家最關心的議題,大概是離開還是留下?已故澳洲記者 Richard Hughes 在其著作《 Hong Kong, Borrowed Place-Borrowed Time 》形容香港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其實,香港作為中外交流的窗口, 人口的遷徙一直沒有間斷,許多人因為政治或工作因素移居香港,也有人因此離開我城。今屆香港國際攝影節的衛星展覽中,四位影像創作者李卓媛與梁皓涵、李展翹、張諾文,以不同的影像和呈現手法,回應他們身處當下香港關心的議題。

李卓媛與梁皓涵——《夏天的棉被》

當舖曾是窮人的銀行,以前家境一般的人,會在夏天拿棉被去典當,以換取金錢解決當下所需。李卓媛( Sharon )與負責口述歷史的梁皓涵合作,了解當舖這個式微的行業,她們從當舖的歷史出發,用物件及其故事的微觀角度作為切入點,觀察城市中人口的遷徙,以對應城市的脈絡及歷史的轉折。

從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逃港潮、七十及八十年代的越南難民潮,到九七回歸前的移民潮,這個城市的每個時代都不斷有人遷徙,當舖中的物件或多或少也有反映出這些歷史。刻下的香港同樣面臨類似的處境,有很多人正思考去留,究竟今時今刻的香港人會放棄甚麼?又會換來怎樣的未來?

李卓媛借用當舖的概念,以兩條平衡線講述不同時代的遷徙,一方面將當舖物件的口述歷史文字刻在木頭,再以拓印的手法印在紙張上;另一方面邀請三位即將跟隨父母移民的小朋友,以寶麗來相機記下準備放棄的一切。

六、七歲的小學生,或許未必能透徹了解「放棄」的概念,但從他們拍攝的照片中,可發現他們視為最珍貴的事物——以前的人典當的是車衣機、皮草、棉被,而小朋友們「典當」的,是校園、同學的友情及城市的景觀:「這些東西可能很瑣碎,但從中能感受到他們的不捨。」

李卓媛認為人與椅子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她從廢棄的小學找來椅子,將小朋友拍攝的寶麗來相片移印在平面的椅子上,令影像與他們的身分更有關聯。「攝影是將立體的物件變成平面,於是我嘗試將木椅重新解構,再拼成三張形狀不一的平面椅子。」寶麗來照片也因椅子的拼湊變得零散錯落,或許正如他們的心情一樣是錯綜複雜的。木椅還移印有小朋友功課簿上的文字,例如「原來平凡的東西才是最實用」、「我的家」——也許正是他們的心聲吧。

《夏天的棉被》

日期:即日至 11 月 20 日

時間:2 pm - 7 pm(週四至六)

地址: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5-22 Gallery Z 

李展翹——《夢迴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

在時代的十字路口中,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選擇留下,李展翹卻決定在 2019 年 6.12 衝突過後,從英國回到香港。

不論來港的人或是移民的人,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身分認同的問題,出生於英國殖民地時期的香港,李展翹對中國、英國及香港人這三重身分感到好奇,曾任職報社攝影師的他,以攝影三部曲思考到底哪裏才是根。

2016年,他帶著疑問,踏足中國西部的十個省份,前後用一年時間在廣西、雲南、四川、青海、甘肅、新疆等地拍攝第一部曲《 In search of Nirvana 》,試圖尋找一個答案,然而卻令他感到迷失。在中國無法覓見「極樂世界」,他轉而前往英國尋找所謂的天堂,繼而創造出第二部曲《夢迴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這也是最近在土瓜灣 1a space 新空間的展覽。

2017 年,Jimmy 前往英國進修,不只是去讀書,也在當地尋找是否有家的元素。當時英國正啟動脫歐公投,很多當地人也在質疑究竟英國人的身分是甚麼,這令他產生共鳴。他沒有踏足大家熟悉的大城市或著名景點,而是前往陌生小城鎮拍攝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試圖以外來者的身分與當地人建立聯繫。「這與我作為香港人前往英國的狀態是很相似的,身處這些偏遠、在地的環境,去叩問自己是否屬於 outsider 。」

香港人對英國的印象,往往是大笨鐘、雙層巴士、高帽御林軍或紅色電話亭,李展翹的照片卻呈現截然不同的一面,是冷清的景觀及當地人的家園。「很多香港人對英國一知半解,我們不是很認識又未至於完全陌生,而這種模糊的狀態,某程度上就是我們的身分。」在當地拍攝的過程,經常有人好奇問他「 where are you originally from? 」,這也令他深刻意識到,即使你有英國護照,在當地人眼中仍是外國人。「拍攝完第二部曲後,我很肯定自己不是英國人,同時為香港人的身分感到自豪。」

經歷過 2019 年的社會事件後,他更加強烈地想留在香港,嘗試梳理創傷性的記憶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作為第三部曲的內容。近年很多港人移民到英國,他覺得傷感之餘,同時也質疑離開是否能解決所有問題,移民可能並非想像中那麼理想化。作品名稱《夢迴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別有意味,他將照片印製在鋁板上,觀看時畫面有些許反光,似乎也反射出不少人心中對英國的 fantasy 。

《夢迴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

日期:即日至 11 月 14 日

時間:11 am - 7 pm(週二至日)

地址:土瓜灣道122號地下1a space

張諾文——《 Megalopolis Nebula: Post 2019 – Hong Kong 》

移民或留低、悲觀或希望,表面上是一道選擇題,其實也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當你身處最黑暗的環境,才能看見最亮的星星,這也是看完張諾文( Ike )展覽《 Megalopolis Nebula Post 2019 – Hong Kong 》後最直接的感受。

2013 年,張諾文在肯亞的 Kibera 貧民窟做義工,在一張攝於夜晚的合照中,可見漫天星星。在香港及芝加哥等繁榮都市居住多年的他,從未想像在缺乏電力的非洲大陸,原來頭上盡是星光,令他深刻明白到,正是城市的文明掩蓋了大自然的星星。他受此啟發創作出名為《 Megalopolis Nebula 》的作品,將拍攝沙灘、水點、砂石、波紋、牆上裂痕等等的照片進行後製,搖身變成夢幻的星空效果,以「大都會星雲」探討香港的光害問題。

最近的展覽同樣以《 Megalopolis Nebula 》為題,副題是「 Post 2019 – Hong Kong 」,相信很多人會聯想起 2019 年的社會事件。引發他創作靈感的,是每天返工見到一幅牆上殘留下來的文字,不完整地寫著「自由我了」。他嘗試以不同的角度記錄牆上殘存的塗鴉或文宣,近距離的拍攝令這些痕跡變得十分抽象,在不同燈光的襯托下,分外像是星雲。「我覺得這與香港當下的情形很貼切,在那些已經腐蝕、被遺忘及黯淡的地方,我嘗試尋找屬於我們這個年代最光、最漂亮的星雲。」

展覽開端掛在牆上的四幅照片稍微比較黯淡,從一個展區轉入另一個空間,照片逐漸變得明亮,有層層遞進的效果,最後來到一間暗黑的房間,以電視螢幕及投影的方式播放「星雲」及其他在香港拍攝的照片。擺放在地面七部電視或螢幕,不禁令人想起2019年時用多個螢幕看新聞直播的畫面。「不管人們如何演繹現實,經歷的事情總會在心裏留下記號。」

展區與展區之間的角落寫有狄更斯《雙城記》的名句「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前路是光明還是黑暗,每個人都有不同解讀。當你身處一片光明時,是無法看見星光的;只有置身最黑暗的環境,才能見到滿天星星,一切視乎你站在甚麼角度去思考。張諾文雖然沒有直接道出感受,但那片夢幻的「星雲」,是令人感到樂觀及有希望的。

《 Megalopolis Nebula Post 2019 – Hong Kong 》

日期:即日至 11 月 27 日

時間:3 pm - 7 pm (一至五)、2 pm - 7 pm (週六只限預約)

地址:觀塘開源道72-80號溢財中心4樓F室

顯影 Instagram /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