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後一刻仍在爭論協議字眼的各國代表。左一為美國代表克里,左二為岑浩文。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6) 落幕,印度被指在協議文本敲定前最後一刻淡化了各國承諾淘汰煤炭的字眼,由淘汰變成逐步淘汰。彭博引述與會消息人士指,其實促成淡化字眼的,是全球碳排放最高的三個大國 — 印度、中國及美國。

「格拉斯哥氣候協議」的最後文本,是四分一世紀以來的氣候會議首度包含針對化石燃料的字眼,但中國同印度則在最後階段聯手,把用字淡化,打擊了會議主席英國商業、能源及工業策略大臣岑浩文(Alok Sharma)「要把煤炭變成歷史」的目標。

報道指,在協議文本討論的最後階段,岑浩文、美國、歐盟、印度及中國的代表走到後台,討論有關化石燃料補貼的字眼,更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及印度均要求修改字眼,中國更威脅要取消談判,而美國同中國稍早前的聯合宣言提到「在考慮各國國情的基礎上」聯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限制了美國採取強硬立場。另一名消息人士亦確認,美國當時示意會接受較溫和的字眼。彭博形容,為 COP 26 帶來突破的,無疑是中美的聯合聲明,而如果這是會議的高潮,則低潮也是中美有份促成 — 當中印聯手要淡化協議字眼時,美國容許它發生。

報道指,就這樣,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三個國家 — 美國、中國、印度 — 無視最有可能面臨氣候變化風險的脆弱國家的擔憂,促成了「格拉斯哥氣候協議」。

在宣布達成協議時強忍失望淚水的岑浩文表示,曾經有整整 1 小時,他以為 COP 26 將會失敗告終,無法達成協議:「可以說的是,在那個非常非常緊急的 1 小時裡頭,我感到世界重擔都壓在我肩膀上......協議絕對有可能被拉倒。最後我們還是過到關。」

岑浩文在接受 BBC 訪問時說,這次格拉斯哥氣候會議是「險勝」,又敦促中國和印度要向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證明」其淡化協議字眼的行動是對的:「中國和印度必須向氣候問題下最脆弱的國家好好解釋一下其行為。」不過他堅持「格拉斯哥氣候協議」並非失敗,而是一項歷史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