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電影節開鑼 學生作品藏社運元素 評審:高壓年代要另闢窄道
闊別 3 年多,平地映社今年再辦平地學生電影節,收逾 260 份學生作品,遠超過往 3 屆,當中不乏有社會運動元素的電影。主辦方在場刊形容,這是「少年與亂世互為因果的永恆宿命。」
2014 年,幾位年輕本地電影人創立「平地映社」, 2015 年舉辦首屆平地學生電影節,希望長期為學生製作提供展示平台。 3 年多前舉辦第三屆電影節之後,去年底才再獲藝發局批出資助,今年終迎來第四屆電影節,在本月 18 至 28 日設多場放映及映後談,放映逾 30 部本地競賽及亞洲學生的作品。
首設本地競賽 試當真許賢、蘇豪任評審
今屆的平地學生電影節,首設本地競賽,初審選出 20 部入圍作品,再由決審評選出 5 個獎項,包括平地精神奬,用以表揚能回應時代、並具作者意識的作品。評審團中,有「試當真」的許賢及蘇致豪、「好青年荼毒室」的鹽叔,亦有盧鎮業、黃勺嫚、張紫茵等電影人。
鹽叔在場刊的文章提到,首次當電影節的評審,要在一日內馬拉松式觀影 8 小時,看完 20 部入圍作品再討論,初時以為會很累,但入圍影片水準大多不俗,影片百花齊放,類型、拍攝手法、題材等都大異其趣,連續觀影反倒成了有趣的體驗。
不少作品以寓言、隱喻出發
負責初審的張紫茵指,相比劇情和紀錄作品,動畫和實驗作品往往迂迴隱晦,卻又玩味十足,但當外界限制日多,窄道就另藏風光。而今屆不少作品都以寓言和隱喻形式出發,如入圍作品《屯門往事》、 《weeping man》、《一毛所有》等,都折射出對社會當前情況的思考。
另一位評審陳巧真則提到,今屆收到的劇情和紀錄作品中,有不少是關於成長與青春的校園片,亦有些是就著近年社運的殘響及痕跡進行探索,如《夏雪將至》、《六月》、《致我心中的光明和黑暗》等。她在文中說:「在這個高壓年代,劇情和紀錄片的創作空間愈加緊迫,如何能另闢窄道,尋找新的電影觀念和方法,是我們共同的課題。」
6 場主題放映 3 場已爆滿
今屆放映,會將 30 部本地競賽及亞洲學生的精選作品,編成 6 個主題節目放映,例如「過去進行式」將放映 5 部來自香港和台灣的作品,包括坐上駛往屯門的紅 van、途中夢見太空人的動畫《屯門往事》、亦有記錄爺爺與物件逐漸搬離舊居的《組合:模型:時空玩具》。
而 6 場主題節目放映,有 3 場的門票已經售罄。電影節另設 2 個特備節目,其中「純粹睇戲? Filmcation ?」將以馬拉松式放映播放更多參與本地競賽的作品,由下午 2 時放映到晚上 9 時 45 分,當中亦不乏動畫短片,如為講述主角為寵物報仇的《殺死丁力》、談極權社會下生活與反抗的《牢籠》。另一場放映則播放 4 部近年在東南亞短片節得獎的作品,同樣設有映後談。
第四屆平地學生電影節
日期:2021 年 11 月 18 – 28 日
地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香港逸東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