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第一爐香》

這套電影要不要看?當然要。許鞍華自己都說了,「這部電影是中國華語電影史上的異類,值得看。」問題是異在哪裡。

電影快要上映,我也不好劇透。只作幾點。

1、10月電影在內地先上映。雖然名為「合拍片」,但是,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方什麼都討論好了,才邀來了許鞍華埋位拍攝。導演在執行上頗不錯,例如,為了呈現張愛玲所寫的潮濕多霧的香港,許多鏡頭都努力呈現了這陣水氣。包括每一次點火時,火與霧氣的輕擦與柔化。這令整套電影在色調和細節上很有氣氛。過去的許派張愛玲鏡頭也不見了,換來的是流暢的敘事與執行。

2、反而是劇本的改編非常有話題。許多張愛玲在小說裡非常立體地呈現香港的戲劇張力沒有了。首當其衝是語言問題,然而,關鍵卻不在於廣東話。1943年發表的小說,張愛玲透過自己入讀香港大學幾年的香港經歷寫成。在這裡,滿滿是香港上流社會的語言與種族混雜。親歷香港歷史如張愛玲,自會知道,在戰前香港成為上流,語言的光譜太大了,絕對不止華語語系內部的鬥爭。在華語以外,面對的是英式英語的主導權,以及歐洲語系(包括拉丁、法文)以及南亞語言。華人要成為上流,用的不是上海交際的技巧,而是在語言上「成為混血兒」。是這些語言及種族議題讓喬家、梁家以及混血兒喬其喬成為問題,而不是其他。電影裡有少數的法語、拉丁、葡萄牙語,也有一樣少數的英語。然而,英語卻是原著裡主導對話的語言。張愛玲為了發表的關係,才將這些英語「翻譯」成了當時的現代文,有她一貫作風的上海表述。而姑媽與葛的對話則是上海話和英語。這件事說明了一點,這套電影絕對不止是呈現香港作為華語語系一員的案例,而同時是某一種投資方的語言主導下刪去了香港這種殖民地異國情調的案例。這種刻意,張愛玲筆下滿是心機的葛薇龍早就自覺到:「葛薇龍在玻璃門裡瞥見她自己的影子--她自身也是殖民地所持有的東方色彩的一部份」

3、討論問馬思純與彭于晏的外表像不像原著,實在有點捉錯用神。外表像與不像,對比劇情的更動而言實在小巫見大巫。小說基本上是兩位女主角才是「真‧主角」。角力在於姑媽與薇龍之間。然而,在這次內地主導的電影裡,收編的不止於語言,而是兩位上海姑娘在香港鬥智的部份。現在變成了兩位上海交際花在取悅男性。張愛玲在小說中說得清清楚楚,儘管薇龍有她的野心,在學習姑媽上面在喬其喬出現之前已經駕輕就熟,卻仍然苦於香港交際場合的種族與階級分野。這一點,電影因為把薇龍改成軟弱的女子,儘管梁太夠狠,卻仍然無法呈現女主角在香港社交場合裡與某種殖民性抗衡的主體意識。現時無法知道劇本的處理,究竟是海派作家王安憶對戰前香港理解的不足?還是香港在2021年不能成為中國電影裡無法馴服的所在?實在不得而知。

4、不過,如果你不是一個讀完原著、而且身於香港的觀眾,《第一爐香》是一定不會令你很失望的。畢竟終於有了財力物力來呈現張愛玲筆下那個上流社會的香港。每一件衣服、每一件銀器與餐具都照顧滿滿。視覺上非常滿足,還用心把那些宮心計都簡化成一對一的情感糾紛。

5、如果你必須要批評許鞍華,我會說,她現在倒變成了葛薇龍了。啊,為免誤會,寫白一點。當年執著於在香港拍張愛玲的許,不得不說有其心計與盤算,當時卻苦無條件,觀眾只顧取笑她,卻不知道在香港拍攝張愛玲這行為本身就有其獨特性。到現在投資方終於有了,卻是處處做好才請你埋位。結果兩年間變數萬千,卻又作了虧蝕生意。

 

(原文刊於作者 Facebook,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