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正把立法會選舉變成公投?
香港立法會選舉競爭氣氛淡薄,親北京政客之識時務者,都努力為選舉降低調子,紛紛預測投票率將大不如前,大大有別於特區官員的不顧後果,繼續渲染選舉是「愛國者」參政的渠道,也是「完善」了香港政治體制,有意無意將選舉推向公投的邊緣。
截止報名後,官方及親中媒體的宣傳口徑是選舉充滿競爭,因為沒人可以自動當選,但細看提名數字,又是另一番景象。今屆共有 154 人參選,競逐 90 個議席,平均是 1.7 人爭一席,低於五年前 148 人候選名單(直選及超級區議會皆以候選名單計)爭 70 個席位,大概是二爭一的格局,單從數字看,便顯得上屆選舉較今次激烈。
當然,跟一般人有關的始終只是直選。因為功能組別只涉及個別專業,部份更限於寥寥可數的界別組織,而選舉委員會雖然有 40 席,卻只有 51 名候選人,當選機會接近八成,加上誰勝誰負全由 1,500 人的選委會決定,全屬小圈子作業,選委無須向所屬界別交代投票決定,候選人也沒必要向公眾交代政綱,能否引起公眾對選舉的興趣和認同,是直選參選者的責任,跟他們無關。
很可惜,今年直選的參選人數和質素比上屆都有不如。直選席位數目由 30 減至 20,參選人數亦由上屆 84 張名單減至 35 人,當選率由 35% 大增至 57%,加上雙議席單票制,個別政黨候選人可穩取一席,難免削弱支持者的投入感。再者,過去以團隊形式參選,台前人物眾多(84 張名單共 213 名候選人),當中有不少地方領袖,有助於在區內推廣選舉,加上超級區議會需要全港動員,可以與地區直選互相配合,進一步引發市民的支持和投入。
地區直選參選人的質素同樣不能忽略。據報道指出,兩年前區議會選舉的親政府落敗者,有 33 位今年捲土重來,更有不少參加直選。敗部復活或者勇氣可嘉,但若論政治號召力,肯定有欠斤兩。另一方面,11 名獲准入閘的非建制候選人當中,4 人是民主派區議員,但他們參選僅代表個人突圍,並不代表民主派參與選舉,也不會有民主派知名人士支持,單打獨鬥下,難望取得民主派的大量選票。
其餘的,大多不是寂寂無名、立場不清的中間派人物,就是早被民主派支持者唾棄的過氣政客。
他們的共通點是支持率偏低,例如其中一個中間派政團在上屆選舉只取得 5% 選票,而另兩名過氣政客,一位在兩年前區議會選舉得票 7%,另一位在三年前立法會補選得票 1.5%。他們今次出選,確實成功挽救直選,避免淪為 24 人爭 20 席的死寂局面,但若說他們可接收六成民主派選民的選票,引發大家以行動支持「完善」後的選舉制度,未免是異想天開。
這樣的選舉,這樣的人選,投票率不問可知。連親北京政客如曾鈺成、譚耀宗、劉兆佳之流亦感不妙,先後表示投票率不會高也不必高。他們今次不是忠誠廢物,懂得降低期望,因為事實擺在眼前,直選欠缺競爭,候選人也缺乏政治魅力,選舉又怎能牽動人心,加上過去一年移民者以十萬計,不要說兩年前那 180 萬民主派選民還剩多少有興趣投票,甚至親政府選民也可能失去迫切感。
其實投票率低,政府固然難辭其咎,但切忌胡亂動員,將不支持新選舉制度的選民大量引發出來投票。「完善」選舉制度推行以來,北京視之為香港由亂轉治的關鍵措施,跟《港區國安法》一脈相承,是二次回歸的地標,也是「港人治港」走向「愛國者治港」的必經之路。
不過如此述說下去,多少人參與「完善」後的選舉投票,自然被視為香港人有多信任「愛國者治港」,又多麼支持二次回歸的指標。這樣的論述在讀者不多的親中報刊說說無妨,但特區眾官員鸚鵡學舌,將投票賦予特別政治含意的話,一場立法會選舉也就變質,成為對選舉制度以至執政者的信任投票。
觀乎最新民意調查結果,58% 受訪者認為新選舉度不公平,只有 28% 認為公平。特區政府是時候面對現實,立即放輕腳步,及早貶低選舉的政治意義,否則守株待兔的話,到時只會後悔莫及。
原刊於自由亞洲電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