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Photo by Orjan F. Ellingvag/Dagens Naringsliv/Corbis via Getty Images)

香港天氣轉涼,又是時候搬出冬衣。不過中國天更寒地更凍,開供暖系統才是指定動作。於是中國近月的「電荒」,就令外界關注民眾是否可以順利過冬。

為何會有「電荒」?某程度上原因在中國有意限制煤電,推動綠色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 2060 年達至「碳中和」的目標,新「一帶一路」計劃更聚焦發展再生能源,儼然是對抗氣候變化的領袖。然而,在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6),卻有報道透露,中國擺出截然相反的另一種態度﹕為反對主席國英國提出「要把煤炭變成歷史」,不惜威脅取消談判。

中國推動綠色能源的意向/進展到底如何?它是否已準備好脫離對煤的倚賴?

資料圖片 (Photo by Jeff Hutchens/Getty Images)

中國煤用量仍冠全球 依賴煤致能源危機

煤一直是中國的製造業火車頭。全國能源現時以化石燃料為主,2020 年佔 87%,其中以煤為首(60%),用量冠絕全球;緊接的是石油(20%)以及天然氣(8%)。作為世界工廠,中國的碳排放量早已在 2006 年超前美國,2019 年度更接近美國 2.5 倍,達 141 億噸(見智庫 Rhodium Group 的統計),佔全球總量超過四分一。究其原因,世界逾半鋼材和水泥都在華生產,高溫作業需大量煤。除此之外,煤電亦是中國電網不可或缺的一環:由於再生能源產能較波動,煤電以穩定、易控制而佔優。

不過,中國對煤的依賴,近月反倒造成能源危機。早前中國多個地區突發「限電」,正正暴露了能源政策的缺口。煤價今年到達歷史高位,不少煤電廠因電價鎖定,無利可圖,寧可減產停產,電力供求逐漸失衡。9 月底至 10 月中,東北多地民居毫無預警地陸續停電,甚至有公用事業通告一度稱將「不定期、不定時、無計劃、無通知停電限電,此種情況將持續到 2022 年 3 月份」(後來帖文刪除)。

偏偏中國今年冬天更需用電。氣候變化,導致北極融冰,加上拉尼娜現象,令中國多地,包括東部黑龍江、山西、陝西等,冬天比平常早到和嚴寒。市民需要取暖,令能源短缺問題雪上加霜。為保障基本電網以及供暖系統穩定,中央下令個別重工業停工,並介入要求煤場增產、限制煤價、減少煤出口,能源供應才稍為緩和。

中國 2021 年冬現寒潮,官媒形容為「斷崖式」降溫。部份地區有特大暴雪,運輸交通受阻。(微博圖片)

中國進取投資綠色能源

問題來了:如果中國要大幅減碳,首先要減少倚賴煤電。長此以往靠燒煤發電,會令極端天氣更頻繁,極端寒冷下又「急就章」用更多煤來應對,無異「飲鴆止渴」。這一點不止中國,國際社會亦心知肚明。氣候問題已逼在眉睫,各國——尤其中美兩個溫室氣體大戶必須大刀闊斧減排,方有望緩和暖化的惡性循環。2015 年聯合國《巴黎協議》就具體提出,195 個成員國會致力防止全球暖化超過工業化前水平攝氏 1.5 度。2017 年,美國揚言退出《協定》,中國則表示會堅定履行協議的相關承諾,被指進一步扮演對抗氣候變化的領袖。

中國投資綠色能源,的確進取。早於 2006年,中國便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明言會優先發展綠色能源。至 2016 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進一步印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訂出約束性指標,令非化石燃料消費比重於 2020 年佔總額超過 15%。嚴格限制各省高耗能產業煤、電用量的「能耗雙控」政策,亦於當年出台。所謂「能耗雙控」,就是控制兩項指標:「能消總量」,即一定時間內消耗的能源總量;以及「能耗強度」,即每一單位 GDP 的能源消耗量。政策似乎確實帶來綠色能源發展成績﹕根據《2021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狀況報告(Renewables 2021 Global Status Report)》,中國已擁有全球最多太陽能板以及發電風車,亦是世界最大電動車市場,佔全球銷售率 38.9%。

資料圖片

而中國推再生能源的步伐還未停止。2020 年,中國再增加風能補貼,調整離岸風電指導價,由每度人民幣 0.8 元,下調至每度 0.75 元,以加快建造發電風車的步伐。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字,2020 年風電機組的產能,已達到 7,167 萬千瓦,超過過去 3 年總量。今年 10 月初,習近平再公布在西部的大型再生能源計劃,繼續一貫推動綠色的政策。

國外亦推綠色能源 惟比國內遲起步

對抗氣候暖化的戰場,從來不止本土,但中國在海外的綠色能源政策,似乎遠比國內遲起步。今年 3 月,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發表報告指,自 2013 年起,中國國企在海外投資數十億美元用於煤炭發電,令人質疑是拖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後腿。直至 9 月,習近平才於聯合國年度大會承諾,中國將停止在海外建設燃煤發電廠。

「一帶一路」亦同樣曾因環境問題引起爭議。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研究指,在 2014-17 年,中國的銀行向「一帶一路」國家批出的能源貸款,九成都落入化石燃料相關項目,例如煤電廠。這些項目當中,許多因高污染引起民間龐大阻力,致近年取消比實行多。由是,中國的政策不得不作調整。新計劃標榜支援歐亞大陸的發展中國家「推動綠色低碳能源轉型」,在金錢及技術上幫助成員國逐步轉用風能、太陽能及其他生物燃料。

習近平

但中國真的決心轉綠嗎?

雖然上述都似乎顯示,中國有心推綠色能源,不過,現實的情況還要再複雜一點。

在剛過去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大會協議最後文本有標誌性意義,因它是四分一世紀以來的氣候會議,首度包含針對化石燃料的字眼。然而彭博報道,中國同印度在最後階段聯手把用字淡化,打擊會議主席國英國「要把煤炭變成歷史」的目標。中國更一度威脅要取消談判。由此可見,中國未必是全心全力推綠色能源。

在 COP26 中,到最後一刻仍在爭論協議字眼的各國代表。左一為美國代表克里,左二為英國代表岑浩文。

另一點是,習近平一方面承諾逐步取消在海外的煤炭融資,另一方面對境內的煤炭計劃,卻隻字未提。為什麼?當中牽涉另一結構性問題,就是中國地方官員常以基建「刷 GDP」當政績;為拼經濟數字,建煤電廠是常見「捷徑」。去年,中國經濟逆市增長,就有賴地方政府以及國家能源局「開綠燈」,批准興建新的燃煤發電廠。這些燃煤發電廠有四分三都由地方政府或國企資助。當然,這些廠房建好了不代表會盡用產能但翻看數字,疫症下的 2020 年,中國確是唯一一個主要經濟體增排,而非減排;有論者指,這反映中國作為「世界工廠」,龐大的製造業令減緩氣候變化情況未許樂觀。

面對國際要求大幅減排,中國自訂的目標也相當巧妙。它一方面必須是清晰具體的「硬指標」,以示中國對環境負責;另一方面卻要保持彈性,以免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碳達峰 (carbon peak)」是其中表表者。習近平去年 9 月表明,中國會嘗試在 2030 年前達到碳排放頂峰,此後逐年下調。國務院早前再補充,運輸、發電、回收等方面的中長期目標,包括 2030 年前在金沙江、雅魯藏布江等地建壩,以求水力發電達到 40 吉瓦 (gigawatts);另外 40% 新車必須由新能源驅動等等。不過,半島電視台綜合多位能源專家分析,認為計劃無新意且令人失望。芬蘭赫爾辛基能源及潔淨空氣研究中心 (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 首席分析師 Lauri Myllyvirta 直指,要看「碳達峰」方案的減排成效,關鍵在於「排放到幾高才到頂,過了頂峰後又以什麼速度回落」。換句話說,若不談總排放量,「碳達峰」只能形容大趨勢,卻難以檢視實質成果。

中國的電動車小鵬汽車 P7(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綠色和平東亞區全球政策高級顧問(氣候與海洋方向)李碩亦稱,由於本土經濟不穩,中國似乎對大幅度的短期目標比較猶豫,錯失展現(減排)野心的良機。缺乏決心的表現,令中國無法於國際間扮演領導角色。

工業與綠色的矛盾仍存

眼前中國固然希望做綠色能源「大阿哥」,但能源政策最講求穩定,否則工廠難做,民生亦必大受影響。此時,「超英趕美」進入「收成期」,中國開發再生能源固然進取,但作為世界工廠的腳步估計不會放慢。此消彼長,可估計在中國,綠色能源短期內勢難取代煤的主導地位。

即使中國政府有意於長江、湄公河及黃河上游再建水壩,但基建需時,遠水難救近火。文首提及的「電荒」,恰恰印證中國的再生能源距離取代燃煤尚遠。

圖片素材來源:Andreas Felske/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