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從心】

彩虹看似美麗的存在,「天空本無色。光譜是連續的,沒終結,也沒起點。」

作者黃敏華創作了《一直到彩虹》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一名移居加拿大的家庭主婦失了蹤,敘事卻由其他人物的角度交代,包括她的丈夫、子女、協助查找失蹤案的警察、認識她的社工、舊同學、治療師等。在交代故事的過程中,並不如同偵探故事般緝兇,反而要令讀者去感受及理解這位女子,也就是一個家庭主婦追求自我的經歷。

家庭主婦,毫不起眼,當失去了她,才驚覺家中事無大小頓失依靠,與作者相識廿多年的作家董啟章在書的推薦序中寫道:「家庭主婦可以說是人類社會中比例最高、最重要的族群。奇怪的是,這也可能是文學中最被忽略、可見度最低的族群……最終引出的問題是——家庭主婦被非人化。如何肯定或恢復家庭主婦的人性,是最為迫切的問題。」

家庭主婦放棄了工作,為了照顧家庭犧牲自我,或許對生活感到鬱悶及不滿,有時閃過了出走的念頭。書中女子有一對年幼的子女,與丈夫全家由香港移民到溫哥華,在失蹤女子的電腦中找到她遺下來的文稿,女子想追求寫作的夢想,但奈何家庭主婦身份有所排斥。傳統上,妻子就是為家人無償付出,不以自己為先,這種完全奉獻的心卻令自己在世界上隱了形,別人亦不會期望她會為自己做一些特別有意義的事。黃敏華通過描寫失蹤女士寫作這種實現自我的藝術方式,與在現實世界扮演的角色形成對立。全書雖為長篇小說,卻與散文交織而成,散文的部份疑幻似真,像是作者以家庭主婦、媽媽角度理解及想像世界的方式。

以其他人的記憶碎片去交代失蹤女子的生活,這種方式目的想表達出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有限,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主角的想法,也是一種同理心的練習。儘管如此,作者仍想透過他人角度,表達對於這名妻子、這名母親的愛。董啟章提到,《一直到彩虹,再回到這裡來》才是黃敏華這部小說原先的名字,實際上失蹤女子去了彩虹的彼方還是會回來,無論是實際般的回來或是某種心意的回響,也滲透了對家庭的愛,絕不是冷冰冰的故事。

女兒妙音2037年1月11日剛好二十五歲,媽媽也就失蹤了二十年下落不明,女兒提到媽媽這個消失的人,仍請媽媽保重身體,每天健康快樂,「不論她要不要回家,不論她離開的原因為何,不論她的名字變成了別的,或其他。我們永遠愛你。一直到彩虹那裡,再從彩虹上,回到這裡來。」

(本文原刊於星島日報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

---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馮傑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立場新聞供稿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