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艷芳》、《史賓沙》和《波希米亞狂想曲》等看:出色的傳記電影是如何煉成的?
電影?我識條毛!只係睇得多,意見又多,至少講吓戲經嘅言論自由仲有,就斗膽得條毛都講吓。《梅艷芳》快突破二千萬票房大關,很多平時不寫影評嘅人都寫過感受,我不打算拾人牙慧,也覺得無需針對消失了的「民主歌聲獻中華」、女徒弟等等這些再做文章,畢竟,在今天的香港低氣壓下,如果你拍,難道能包括,可以上映嗎?幸好是梅姐,她是怎樣的人,香港人還記得住,空白了也許更突顯某種荒謬。
然而,要談《梅艷芳》觀後感覺,從何開始?總括而言,這是一部小心翼翼,十分尊重梅艷芳本人和香港人對她的回憶的電影,然而,以一部 biopic(傳記電影)來看,不足之處很多,最為明顯的敗筆之處,就是大量和太多的梅艷芳真實的演唱、獲獎和訪問等的片段,穿插於由演員們演繹角色的電影內,坦白說,感覺幾乎是在看有演員「重新演繹」(re-enactment)的紀錄片,降低了本身作為一部故事電影的可觀性。
不夠立體的梅艷芳
但更重要的,是電影想展現一個怎樣的梅艷芳?這劇本中的她,得罪說句,令我感覺是「女人仔」有餘,「感性地脆弱」(vulnerability with sensibility)不足,看不到她在不少香港人心中的「大家姐」風範。如果說初出道的她比較缺乏自信,從劇本中的她,實在不能令人看出她的成長和歷練的轉變,在演繹甚至外形設計和化妝上,也看不到她的逐漸成熟。梅艷芳的義氣、豪氣和領導能力,是怎樣煉成的,不是說她出身酒廊,就想當然的,更不是片到中段她突然講幾句「粗口」,就當是交代了她的「豪邁」的。當劇本不能寫出一個有深度、具立體的角色,演員(王丹妮)就只能在動作、聲線等外表的地方模擬,實在事倍功半。
如果電影和劇本想集中於梅艷芳的感情故事,並無不可,但要處理得精準一些,片中描述的後藤夕輝(指近藤真彥)的故事線還算是有頭有尾,與 Ben 哥(指林國斌)的一段情就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開頭就像是在酒樓遠遠一望,然後 Ben 在梅艷芳被掌摑事件後陪伴她避到泰國,之後就「既突然地一起,就突然地分開」,除了在敘事上不合格,也浪費了扮演 Ben 的楊祐寧這位不錯的台灣演員。
飾演 Eddie(劉培基)的古天樂,電影中是梅艷芳身旁的「亦師亦友」,本來也可以安排透過他顯出梅的變化和成長,但劇本只能讓他偶然給些忠告勸告(雖然他說了全片可能唯一較有趣的「金句」,即「讀得書多又如何」那句),也是浪費了可以讓梅艷芳角色更立體的機會,甚至就連他身為服裝設計方面,為何不多些落墨,以表達梅的百變形象,這些形象對梅是什麼意義,不是拿出那套 Madonna SM 戰衣 2.0,說你敢不敢穿就算的。相比下月將在港上映的《史賓沙》(Spencer)如何完美利用戴安娜皇妃的服裝來表達她的內心起伏、掙扎、變化,《梅艷芳》有一個服裝和形象設計者的主要角色在主角身邊,都竟然浪費了這個角度,尤其對「百變梅艷芳」來說,真的極之可惜。
始終,看完《梅艷芳》,對這代香港人來說,對大多數已經認識梅艷芳的,只是重新看一次已經知道的娛樂版舊聞,由演員扮演一次,結果,不少人只聚焦於「唔見咗」的部分,所以很多人才說,少了支持民運的部分。但試想如果不認識梅艷芳的觀眾,看完恐怕會有點沒頭沒腦,因為劇本太過 take it for granted,當作聽眾已經熟識她。我的意思不是說要「爆料」,卻是應該集中於主角的一些最重要的性格、背景、盼望或心路歷程,深入探討,讓觀眾身同感受,這也是《史賓沙》最成功的地方,可惜《梅艷芳》卻只停留於 re-enactment 的地步。
成功 biopic 三個例子並推薦《史賓沙》
事實上,近年多部外國不錯的 biopics 曾經上映,其手法也可借鏡,當中的表表者,當然是講述 Queen 主音歌手 Freddie Mercury 的《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除了主角 Rami Malek 形神佢似,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理一個傳奇人物出道二十多年的故事,濃縮在兩小時多的電影內,而編劇和導演於是集中 Queen 組成出道至如何創作和灌錄他們的經典首本名曲,Mercury 與數位愛人的關係,及染上愛滋後復出在 Live Aid 演唱會演出四首名曲的重演片段,在這個層面上,可說與《梅艷芳》的劇本骨幹非常接近:出道、成名、感情、患病和最後演出(雖然嚴格來說 Live Aid 不是 Mercury 的最後演出,但意義上接近)。不同的是,《波希米亞狂想曲》對 Mercury 角色的描繪完整和立體,最後一絲不苟地重演 Live Aid 四隻歌約二十分鐘的片段,而非「播片段」,連一隻百事可樂杯放在那裡都準確無誤,絕不欺場 — 這當然也是 re-enactment,但《波希米亞狂想曲》在片末前沒有穿插真實鏡頭,所以不同「紀錄片式 re-enactment」這問題。
若要照顧到大家都想看梅姐真人演出,「一係就」把她最後演唱會的最後幾首歌在片末足本播放,「一係就」重新認真完全 re-enact,但《梅艷芳》片中連這段也穿插「真假」鏡頭,感覺實在有些尷尬。事實上,以梅艷芳最後演唱會的重要意義,其實可以透過她演唱的最後兩首歌曲 —《夕陽之歌》和 encore 的《珍惜再會時》,完整重演或播出整首歌曲(但不是像片中的穿插真實片段和演出片段),最真實地展現梅艷芳想留給觀眾的最後印象。這也是今年另一部音樂 biopic,關於 Aretha Franklin 的《Respect》所用的手法,於片末重演她的重要經典《Amazing Grace》在教堂現場錄音。
另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法,是摒棄故事傳記「由頭到尾」的「講故」方式,以數位主角身邊的人的關係,以對白表達他們之間的關係,與及主角的性格和一生的得與失。2015 年的《Steve Jobs》(Michael Fassbender 扮演喬布斯的版本),就是如此,片中設定於他在三個不同年代的產品發布會的演講綵排,輪流地與他的同事及創業伙伴、前女友和女兒,與及與他競爭的蘋果前 CEO 的三段對話,表達他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心路和變化,這種舞台劇式的表達,亦可以更深入地建立角色,但當然就沒有了一些觀眾想看「耳熟能詳」的「故仔」的「過癮」和刺激感(thrill),結果沒有那麼商業化,相信未必是香港製片者所想所選。不過,如果套在梅艷芳傳記上,試想設定在她參加新秀時、拍攝電影、最後演唱會等三、四個化妝間對話場景,與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人對話,當中也可以包括她的徒弟和歌迷(都是本片中欠缺的),至少我會覺得更有趣,也許,這可以成為一部舞台劇的構思。
至於《史賓沙》,我更要全力推薦,因為這肯定是全年最佳電影之一,導演 Pablo Larraín 之前執導關於甘迺迪總統夫人的《Jackie》,對女性名人傳記電影確是駕輕就熟,而《史賓沙》的設定更是別具心思,以一個虛構的 1991 年英國皇室成員聖誕聚會,透過戴安娜皇妃與幾位虛構人物的互動(包括皇室管家、廚師和負責衣裝的侍女),反映出她當時渴望得到自由的心理狀態,面對的壓力和與丈夫和兒子的關係。這絕不是一部翻版《The Crown》,卻是部傳記包裝的黑色心理劇,對戴安娜皇妃這悲劇人物,是另類方式的傳記電影,當然,對梅艷芳這我們的香港女兒,也許並不完全適合,但也是另一個成功地以虛構場景設定以描繪一個真實人物傳記的例子。以《Twilight》系列成名的 Kristen Stewart,在本片中脫胎換骨的演出,應該會得到不少電影大獎提名。
香港的女兒是什麼?
說回《梅艷芳》,在演員方面,飾演主角的王丹妮肯定下過不少功夫,可惜在角色構造過為簡單,除了能說她「學得幾似」外,就連造型化妝也「二十年不變」,在發揮受限制下,已經表現不錯。反而廖子妤飾演的梅愛芳,得到不少好評,相信也是因為她這角色在本片中算是較完整和有發揮空間。有些人說劉俊謙扮演張國榮不似,但相信扮哥哥實在要比扮梅姐更難,個人認為可算合格。整體而言,所有演員都像似戰戰兢兢,始終要扮演觀眾熟悉的娛樂圈人物,實在不易,因此,唯一能「自由發揮」而可以演得較放的,卻是飾演掌摑梅艷芳的黑社會大佬的邵仲衡。另外,片中角色,幾乎全是有名有姓的,大家知道是誰的圈中人,沒有圈外朋友、司機、粉絲等,也是角色缺乏立體感的另一原因;片中曾出現阮德鏘扮演大排檔老闆,本以為角色可以有所作用,例如透過互動反映出主角的一些性格和心情,結果都沒有,仍是茄哩啡一名,也是浪費。
沒有六四,但有與政府官員爭取舉辦沙士後演藝人協會演唱會一幕,相信是編劇和導演刻意的安排,反而是令人欣賞的,比較香港今天疫下封完再封,然後再繼續封下去的境況,弦外之音清晰可聽。當日的政府還會坐下來,讓你說,聽一聽,今日?算了。
也許,導演梁樂民主打《寒戰》系列和《赤道》,而且都是與陸劍青合導,這次首次個人執導而且是新的片種,加上面對大家對梅艷芳傳記的期望,本片都只是穩穩陣陣,可以理解。《梅艷芳》的票房,實在反映香港人對梅姐的愛。她在最後演唱會問香港人,十年、二十年後,還會不會記得她,從本片得到的反應,答案是非常肯定的。香港人對梅艷芳的記憶,也不會停留於這電影所包含的,而電影也許已引發我們香港人更多對梅艷芳所代表的香港人身分和特性的思考。
原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