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要重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格局
拜登面對國內高通脹及民望急跌,顯然要急於重回過去中美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格局。
中美元首舉行了三小時的會談,一星期過去了,套用內地的說法,到底釋放了甚麼訊號?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周二(11 月 16 日)進行了三個半小時的視頻會晤。這是拜登上台以來兩國元首的首次峰會。
外界普遍評論,會談的氣氛整體友好,兩位領導人都試圖使用緩和的語氣。拜登在開場白中對習近平說,兩國需要建立「一些常識性的護欄」,而習近平則將拜登稱為「老朋友」,盡管白宮隨即否認這個說法。
不過,美國白宮和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在會談後分別發表了簡報,顯示雙方仍在幾個存在已久的爭議議題上「各說各話」,包括拜登對中國在新疆、西藏和香港侵犯人權表示關切,而習近平則把美國支持台灣稱為「玩火」。
我留意不少評論都指,當拜登不理會習近平稱自己為「老朋友」,同時,拜登亦沒有就貿易、冬奧及兩人會面達成任何初步決定,甚至習近平主要就台海問題繼續與拜登攤牌,認為這些動作引證了、中美之間其實沒有緩解跡象。
事實是否如此?
當然,不可否認,是中國官媒趁機塑造中強美弱的形象,借此強化習近平的個人形象,但會談後一星期,中美兩國之間多個範疇,均見突破發展,事實已勝於雄辯。
其中最大突破,是美國高級官員透露,雙方同意開展軍控談判。
事隔一周,外電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同意,支持中美兩軍建立高層級的溝通渠道,其中包括中央軍委副主席。
知情人士稱,白宮正就有關接觸制訂戰略,領域包括網絡安全、太空及核武器,以及測試和部署問題等,對話形式有別於美國以往與前蘇聯和俄羅斯的軍控談判,詳情仍有待確定。
這在台海緊張關係之際,中美軍事重啟溝通渠道,實在不能少看影響力。
媒體「自由」
在習拜會談後一天,兩國還宣佈給予對方媒體記者更多自由。
根據雙方共識,美國將向中國籍記者發放一年多次的入境簽證。中方承諾,一旦美國的政策生效,將給予美國記者對等待遇。
此前,中國一直指責美國對中國駐美記者實行歧視性政策,所發簽證均為單次入境,中國記者離境後必須重新申請簽證。
在特朗普年代,美國決定將多家中國官方媒體列為「外國使團」,從而對其實施更嚴格的限制。
包括新華社和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內的五家媒體被告知,要求提交所有員工的名單,中國譴責此舉是「政治壓迫」。
一個月後,中國驅逐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等美國主要媒體的13名美國記者,並對美國記者申請簽證實施限制。
目前不清楚新政策生效後,此前被驅逐的記者能否獲准重返中國。
這點對香港來說亦甚為有意義,因為不久前,入境處先拒絕經濟學人記者的簽證,當時林鄭月娥仲口口聲聲稱自己也是被美國拒絕發出簽證,但又唔諗下自己作為當權者,點解會被美國制裁,反而試圖轉移視線,淡化制裁媒體的動作。
現在中美就媒體自由達成更多共識,香港這個「開放國際城市」,又如何自圓其說?
勝利宣言?
華爾街日報形容,拜登和習近平通過視頻會晤來緩和敵意,直言已為這兩個大國間的緊張關係降溫,兩位元首試圖管理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並尋求找到溝通方式來避免衝突。
報道形容,在持續三個多小時的會晤中,雙方都試圖壓制敵對情緒。自拜登1月份上任以來,兩國關係一直充滿火藥味。
值得留意是,習近平在會談幾日後的表態,清楚指出,國際格局整體發展戰略態勢仍對中國有利,共建「一帶一路」仍具有重要機遇。
這個說法,與六中全會前,中央多次強調中國正被世界圍堵,外圍形勢複雜多變說法,有明顯改變,甚至被認為是習的勝利宣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儘管中美之間出現反覆訊號,但我認為美國財長耶倫在會前的一個表態,已經清楚交代美國的取態:就是中美要重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格局。
大家有否留意,過去一周美國最大的財經消息,其實是 10 月消費物價指數飆升至 6.1% 的 31 年紀錄增幅,而美國通脹持續高企,耶倫接受 CBS 訪問時表示,正考慮降低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部分關稅,因關稅確實令本土物價上漲,減免對華貿易關稅可幫助緩解美國近期的物價上漲趨勢。
她又指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早前曾提及,正與北京重新審視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認同在部分領域降低關稅的請求。
耶倫的表態,承認若取消相關關稅,會對紓緩美國的通脹壓力帶來一些變化,已經清楚表明拜登政府對華的態度。
而值得留意,是民主黨內重量級人物,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莉亦指出,前總統特朗普向中國發動貿易戰,有部分加徵的關稅傷害了美國,尤其是農產品方面,因中國在貿易戰中,向多項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作為報復,儘管部分關稅其後獲得豁免。
雖然中美關係改善,坦白講是很多人眼中不願樂見,但政治現實就放在眼前,根據美國民意調查顯示,拜登支持度兩個月內下跌 3 個百分點,至上任以來新低的 41%,同時有 53% 受訪者表示不支持拜登,高通脹相信是拜登民望受挫主因。
6.1% 的通脹率,為 1990 年 12 月以來最高,更令人擔心是通脹回升的態勢,不似會在短期完結。雖然聯儲局表明啟動收水,官員亦頻頻暗示明年有機會加息兩次,但目前為止物價愈升愈有。
拜登明年 11 月就要面對中期選舉,在自己民望急跌之際,到底是繼續對中國擺出新冷戰姿態,還是處理國內高通脹問題重要,相信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原文刊於 財經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