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環團:政府「斬件式」環評圖淡化影響 簡介空泛難做精準評估 促環保署否決
明日大嶼環評簡介公眾諮詢周四(25 日)結束,綠色力量及綠色和平等 15 個環保團體及關注組織,今日促請環保署在當局完成明日大嶼完整環評及公開《2030+策略性環境評估報告》前,否決申請及擱置環評程序,並優先使用未納入規劃的棕地。前環諮會成員暨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批評政府做法相當牽強,「唔講出喺邊度有幾大,點樣去估算影響?咁樣都做咗個精準嘅評估,真係教科書都要改寫!」
《立場新聞》正向環保署查詢。
土拓署 12 日罕見地「斬件式」分 3 份文件提交「明日大嶼」環評研究工程項目簡介,包括「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交椅洲人工島發展」及「香港島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明日大嶼將在交椅洲填海約 1,000 公頃,惟簡介僅以虛線交代「填海水域範圍」,而非填海邊界,亦未交代人工島規劃佈局,只列出島上「可能涉及的基建設施及土地用途」如污水處理廠、海水化淡廠等設施,提供的資料有限之餘,更提及在維港港島位置,永久或臨時填海作連結人工島的着陸點。
政府「斬件」疑減低累積影響 前環諮會成員批評:將程序掃落地毯底
「斬件式」做法以往罕見,被質疑是當局有意減低工程對生態帶來的累積影響。環諮會前成員劉祉鋒表示,「項目一定要由整體完整性去看……..唔可以只有島,冇交通連結,得物無所用,咁咪一個廢島囉?政府點會咁唔理智斬開?」,形容政府是將程序「掃落地毯底」。
就簡介內容異常空泛,他則表示「我坐環諮會 6 年,睇無數環評,全部係好清晰講到工程大細、落點…….唔講出喺邊度有幾大,點樣去估算影響?咁樣都做咗個精準嘅評估,真係教科書都要改寫!」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日前表示,項目是一個更易做到整合交通及樓宇,達至減碳的良好機遇。劉祉鋒批評黃的說法相當牽強,「我唔明白政府話冇問題,講出來好難令人說服,原料、運輸都已經係高排放,講出來很難令人接受」,強調海洋是繼森林以外另一個吸碳的重要元素。
批無做宏觀評估 變相無替代方案
另外,團體批評當局數年前已完成《香港2030+ 策略性環境評估報告》,當中羅列潛在的土地供應選項,但政府一直未有公開完整的報告內容。即使環諮會委員及環保團體在月初要求公開時,亦遭拒絕,而明日大嶼的策略性環境評估同樣未見蹤影。他們質疑當局剝奪公眾選擇及知情權,「營造『非填海不可』的假象」。
綠色力量保育經理袁欣鈴表示,大型項目一般會進行較宏觀的「策略層次環境評估(SEA)」,研究不同選項,如填海、使用棕地等帶來的影響,經公眾諮詢及環諮會後,再進行只分析某一選項的「項目層次環境評估(EIA)」。雖然 SEA 並非法定程序,但可提供大量的參考資料分析選項的利弊及影響。她比喻,「好似去街市買餸炒矮瓜,政府同我哋講可以炒紫色或者白色的矮瓜,但冇講依樣嘢啱唔啱食,或者有冇其他蔬菜係對身體最好的」,批評當局直接跳去申請 EIA,令往後的諮詢被限制於「填海」一個選項,不能在宏觀角度做選擇。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就形容做法「跳步」,「根本上係揭開左肚皮,發現裏面咩都未做好…….依家咩資料都未有,就硬闖掉個諮詢文件出來。其實要傾嘅係,民眾覺得填海之外,最需要係咩選擇,唔好畀工程凌駕環境。」
斥政府懶理港珠澳大橋教訓
團體亦就過去環評不時低估工程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擔心港府再次「懶理歷史教訓」。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表示,以港珠澳大橋為例,40 多條在該水域棲息的中華白海豚,在工程完工至最近 5 年近乎絕跡,而聲稱影響白海豚的 150 公頃填海範圍,實際上令海豚損失近 3000 公頃的棲息地,是填海面積的 18 倍。她補充,事實證明環評是會出現偏差 「受影響範圍可以係非常之廣,超出我們的想像」,而事後即使有保護區作補償,亦未見效果,「要避免硬食,就應該更加慎重檢視依家的選項」。
籲環保署做好把關 停止一切環評程序
團體指環保署曾駁回三跑填海項目簡介,要求機管局提交附加資料,再重啟公眾諮詢,因此呼籲環保署採取「預防原則」,在不能準確預計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時,應最好把關工作,在取得足夠資料為主前暫停項目,並列出填海以外的方案及不可發展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