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當黑的黑色星期五﹕環球供應鏈危機的起因、影響與解決方案
雖然本周五(26 日)才是黑色星期五 (Black Friday),但歐美零售業減價戰已經開始。某身在英國的《立場》記者最近也去百貨公司趁平「入貨」。貨架陳列品仍是琳瑯滿目的,只是記者扑鎚要買,店員卻說原來沒有,從來都沒有,只是因為陳列品不會收回也不會賣出,顧客才以為有得賣。
「你可以提供電郵,我們會在有貨時通知你。」店員說。
「請問估計幾時有貨?」
「天曉得﹗貨船不知甚麼時候才來。可能要一個月後。」
記者想買的是聖誕樹。
網路上,不少消費者也抱怨說,今年特價品有點不好挑──許多折扣都比往年要少。
原因無他﹕因全球供應鏈斷裂,入貨不足,供少求多,商戶自無必要狠手打折。軟件公司 Adobe 調查指,以電子產品為例,今年折扣只有 8.7%,而去年有 13.2%;運動用品方面今年折扣只有 2.8%,去年為 11.2%。部份商品例如一般工具,今年更是完全無折。
在英國,許多商店早已開始賣聖誕貨品,原因也是怕往後供應不足,早賣早著。就連蘋果公司亦在網站貼上紅色標語﹕「欲購從速,以讓節日心頭好有最佳選擇」。走進歐美各大商鋪,你會發現許多貨架空空如也,或掛起告示,寫道「一如許多店鋪,我們正力爭入貨」。Adobe 研究指,今年 10 月美國網上消費者收到總共 20 億個「無貨」訊息。身在香港的你很可能也遇到過。
專家分析,今次的市場問題,最長要到 30 個月後才能完全解決,少說也要持續大半個 2022。可料今後人人仍會繼續將「供應鏈」掛在口邊。
這長全球性風波,到底是如何發生?它帶來甚麼影響?政商界又正研討甚麼解決方案?
【原因篇】
原因一﹕供應不足
供應鏈發生問題的首個原因,是供應短缺。
許多讀者都知道中國面臨缺電危機。缺電致生產不足,而所謂供應「鏈」正意味一個部份生產不足會影響到下一個,於是整體出產便受損。以鎂金屬為例,中國限電致鎂生產大幅下降,價格飆升。鎂是製造鋁合金的關鍵原料,而歐洲購入的鎂有 95% 來自中國,連鎖效應下,歐洲鋁合金生產便出現問題。
除中國缺電,歐洲近日天然氣短缺亦引發類似的連鎖反應。以英國為例,今年 10 月的天然氣價格比 2020 年 5 月飆升 35 倍。工廠要不就承受高昂生產成本,要不就只有減產。
能源不足外,部份國家亦面臨勞工短缺。英國就是勞工短缺嚴重的國家之一。今年 10 月就有消息指,禽畜業界欠屠宰人員,農場無空間養更多豬,多達 12 萬頭豬成長至超過合適屠宰的重量後,只能被「銷毀」(即直接殺死及拋棄,而不予銷售)。
英國缺勞工有其特別原由(脫歐致許多歐洲工人須辭職返鄉),但也有國際共通的理由,那就是新冠肺炎。疫症大幅打亂勞動市場﹕許多人在封城期間長期無工開,等到防疫措施放寬,他們已另有打算或另尋高就,不再回頭;也有海外勞動力想恢復上班,但受各國出入境管制影響而未能如願。勞動力的喪失,直接導致商品出產減少。
原因二﹕物流不順
除供應不足外,物流不順也有份造成供應鏈問題。國際貨運所需的時間與金錢比過去大幅增加。有物流業界人士指,過去商品自中國運到美國,平均需要 40 天,而現在則需要 75 天。國際貨運平台 Freightos.com 數字指,現在從中國向美國運送一個 40 呎貨櫃的貨物,需要 17,377 美元(約 13.5 萬港元),是疫症前的 10 倍。
至於物流不順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欠缺倉務員與貨車司機,這與疫情等因素致勞工不足是同樣道理。據美國貨車運輸組織 (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 估計,美國全國缺少貨車司機 8 萬人;英國短缺數字更高達 10 萬。人手不足,令許多海運貨物抵達碼頭後無法卸下,或卸下後也無人運走。
除人手不足外,部份國家器材也不足。美國就出現貨車車架短缺的情況。這則歸因於中美貿易戰。美國去年質疑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CIMC)以低於市場價格銷售車架,因此提高關稅,影響車架入口,最終缺車運貨。
此外,各國新冠肺炎防疫措施也妨礙了物流運作。例如中國嚴厲封關就打亂了貨品出入口。另一些地方的強制隔離的措施則直接將物流人員送回家中或酒店。例如香港,早前政府便因 3 名國泰貨機機組人員由德國返港後確診,要求國泰下令曾與確診者在德國住同一酒店的 130 名國泰機師全部隔離 21 日。特首林鄭月娥亦坦言事件對貨運造成不少影響,甚至可能影響社會運作。
考慮到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空運站之一,貨物出入中國以至世界各地,林鄭所言的貨運影響所及,自然不限於維港兩岸。
原因三﹕需求浮動
消費者需求浮動亦促成供應鏈失衡。
需求會浮動是因為世界各地疫情與防疫措施日新月異。一般而言,封城下由於人與人無法接觸,只能在家活動,服務性消費會更少,物質性消費則會增加;反之,解除封城時人們則會「報復性」作服務性消費。此外,封城下人們在家工作亦會帶動一些產品需求上升,例如傢具、打印機等辦公室裝備;另一些產品需求則會下跌(如時裝服飾)。以木材為例,在美國,由於許多人在家無事可做就想翻新家居,木材價格從去年 4 月到今年 5 月已大幅高漲 500%。需求變化對市場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店家入貨要看客戶需求,但許多商品不是今日落柯打,明天就可以從原材料生產出來,而是要靠環環相扣的供應「鏈」生產。因此許多國際化的生產工作,其實是為 9 至 12 個月後的銷售做準備。當一時封城一時開關,一時 Delta 病毒又突然爆發,銷售需求就會不斷浮動,令早已計劃的生產無法配合,終於供求失衡。
還有一個問題導致需求急劇浮動。在這一點,許多商家都會怪罪傳媒──那就是囤貨。許多消費者讀到供應鏈問題的報道後,害怕生活用品即將短缺,於是大量入貨(廁紙就是常見的搶手貨物之一),令需求波動。囤貨的不只顧客,零售商亦會預先下更大訂單,以防未來無貨賣。突如其來的需求令供應無法配合。
需求浮動對供應鏈尤其影響巨大,原因之一是「長鞭效應 (Bullwhip effect)」。
何謂長鞭效應?假設一個蘋果的供應鏈是農夫->批發商->小販->顧客。當顧客突然想食更多蘋果,他會向小販買更多;而小販為確保能滿足顧客需求,會傾向自批發商購入比顧客需求稍微多的蘋果;同理,批發商又會自農夫購入比小販需求稍微多的蘋果。當每個環節都稍為入多一點蘋果,農夫就會收到的蘋果訂單就會十分可觀。這解釋了為何一點點的消費者需求變化,在供應鏈上也可造成龐大效果。由於波幅由小至大的圖象好似一條揮動的長鞭,因此這現象稱為「長鞭效應」。
終極原因﹕全球化、計到盡、過份單一的供應鏈結構
上述三點都是供應鏈出問題的原因,但如果供應鏈不只是一條「鏈」,而是一張「網」──也就是說,每個環節都同時向多個來源入貨,亦向多個來源出貨──那麼就算其中一條線供應不足、物流不順,也可以向另一條線求助。
有專家指,現時市場的問題就是供應鏈過份單一。為甚麼供應鏈過份單一?一大原因是商家傾向「計到盡」,總是只向利潤最高的貨源入貨,而漠視其他來源。此外,市場全球化亦令許多商家依賴國際物流,而忽略本土生產。當國際物流受阻、一直仰賴的貨源無法運作,這些商家便難以變通,令供應癱瘓一觸即發。
【影響篇】
哪類企業是最大受害者?
供應鏈出問題,絕大多數企業都會受害,但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承受相同苦楚。
首先要說明企業為何受害。一)為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企業必須用更高人工聘用勞動力,導致開支增加。二)無貨賣導致收入下跌。
自上述原因,可以估計一些行業受害特別深,如零售與建築等。另一些企業比如科技、網路,影響則相對低。《金融時報》一篇文章指,一些領域例如半導體生產及石油、天然氣貿易,甚至可以從現況得益。
此外,就算同是零售業,企業大小亦與受害程度有關。有業界專家指,大企業如大型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可以毅然籌劃私家路線解決物流問題,或特別安排人手拓展貨源。Walmart、IKEA、亞馬遜等公司,均有類似做法。至於小型零售店,由於較少涉及國際運輸網絡,更多採用就近貨源,其所受影響亦較小。最大受害者是有約 100 至 1,000 家店的中型企業,因為他們依賴國際供應,又不如大企業有足夠資源應付局面。
還有一點﹕零售貨物的種類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企業受到多大傷害。由於物流受阻,貨櫃有限,最符合市場利益的做法是優先運送體積小而利潤高的貨物。於是,大件又便宜的東西所受打擊便更巨大。一家玩具製造商便說,貨架上的布公仔、玩具車等將會比以往少,因為企業將寶貴的貨櫃空間留給高利潤商品。此外,製作過程涉及複雜物流操作的產品例如電腦,亦會因物流不暢而受更大負面影響。
推高物價 通脹惡化 拖慢經濟復甦
企業面對營業壓力,部份壓力就轉介消費者。能源、食物、玩具等多項商品價格均有提升,令通貨膨脹。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估計,若明年貨運價格仍然高企,環球消費價格可提升 1.5%。一些依賴入口的國家,例如牙買加、斐濟等島國,比率更可高達 7.5%。
多個國家均在 10 月錄得超高通脹率。以英國為例,10 月份通脹率 4.2%,是自 2011 年 11 月以來最大升幅,而去年 10 月通脹只不過是 0.7%。美國 10 月份通脹率達 6.2%,是 30 年新高。歐元區 10 月通脹 4.1%,亦是 13 年來新高。
世界各國防疫措施嚴重打擊經濟。措施放緩後,經濟復甦本是要務,但高通脹率拖慢復甦步伐,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解決篇】
環球供應鏈問題已持續一段時間,國際政、商已有不少討論,探討解決方案。在上月底的 G20 峰會,美、德、印、意、日、韓等諸國就有討論如何令供應鏈更堅韌,美國總統拜登說﹕「我們現在就要採取行動,連同我們的伙伴與私人領域,減緩我們積累的壓力。」
綜合近月議論,可歸納出四種解決方案。
一)加強國際社會溝通 確保貿易自由
第一種解決方案針對各國政府。白宮提出,「面對 . . . 供應鏈受阻,開放與溝通可推動快速應變,以及容許供應鏈中的持份者採取緩和手段」。其意是,若國與國之間較清楚彼此有何過剩、有何短缺,物流與生產就能更有效率。
此外,白宮亦提到,要避免不必要的貿易限制,保持服務與商品流動暢通,以減少供應鏈中貨物流動的阻力。
二)建立「供應網」
第二種方案針對企業。上面提到,市場因為計到盡,企業供應來源傾向單一。而若供應「鏈」上每個環節都同時向多個來源入貨,亦向多個來源出貨,構成「供應網」,那就可避免「牽一髮動全身」。《福布斯》便引述供應鏈平台 Blue Yonder 消費包裝產品/零售策略行政人員 Jim Hull 指,「網絡形的模式將在供應鏈出問題的時候,能以更佳靈活性購買原材料、生產與分發產品到商店。」
此外,若能建立「供應網」,生產材料供應點亦可擴闊至本土供應商,它們將可在環球貨運出問題時發揮作用,以最短路線填補供應缺口。
供應鏈結構的改變已在進行中﹕管理諮詢公司麥健時 (McKinsey) 上周一項調查指,92% 受訪公司去年有改變其供應鏈結構以提升韌升。近 90% 受訪者預期會於未來 3 年,在一定程度上將部份營運過程本土化。麥健時營運 (operations practice) 聯合總監 (co-lead) Dan Swan 亦向 AXIOS 指,預料將有更多公司會向供應商查詢「供應商的供應商」是誰,以更全面掌握供應鏈潛在危機。
只是,《福布斯》亦提到,建立「供應網」需要時間,並非對當前局面緊急救亡之策。
三)改善物流行業條件
第三個方案針對物流。物流業界可透過加聘人手、提高設施效率等方式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此外,由於部份物流公司會按運輸距離計算司機薪金,若物流設施如碼頭擠塞,司機便要白等。於是,當物流出現問題,司機收入反而減少,更不願意工作,令問題進一步惡化。這類制度如能改善,亦有助加強物流業韌力。
各國政府亦可下功夫,如放寬物流設施運作時間限制,甚至容許每周 7 日 24 小時運作;簡化審批貨車牌照的程序,便利新人入行;推動道路物流配套,如改善及增加司機休息設施等。
最關鍵的,可能是如美國駕駛學校 FleetForce 總裁 Tra Williams 所言,「專業司機並不是低教育水平、低技術的工作──這心態需要業界領袖聯手推動 . . . 並確保業內人士有機會上游至中產階級甚至更高。」
四)數碼、AI、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
最後一個解缺方案是高科技。
自從全球供應鏈「出事」後,不少聲音探討高科技如何幫助改善問題。相信許多讀者在寄/收件時都體驗過網上追蹤運輸過程的好處。物流運作數碼化有利消息互通。區塊鏈由於具有永久記錄訊息的特徵,亦可幫助追蹤物流運作。當供應鏈中各個環節能有效掌握供應情況,企業就能夠在問題出現時有更大應變空間。
AI 與大數據則可透過收集、分析網路情報,更準確預估原材料產能、客戶需求,以至物流運作等可能出現的情況。準確的預估從來都是營商關鍵。例如說,當供應鏈中各個環節不會再因恐懼而囤貨,「長鞭效應」的負面影響便會減低。
除此以外,在貨運設施利用機械人、自動系統等,亦可幫助物流更加準確可靠。《福布斯》報道,中國的阿里巴巴就是一例。該公司自 2019 年以來,就於「菜鳥網絡」的物流設施,用高速、低延遲 (latency) 的私人網路,支援自動貨車及物聯絡 (IoT, Internet of Things,即不經人手、物與物之間透過網絡的互動)運作,改善物流效率。
【展望未來】專家﹕最多 30 個月才能恢復正常
根據《金融時報》上周(18 日)報道,供應鏈問題在旺季過後,已稍見緩解。海運諮詢機構 Drewry 同日發表的數據顯示,自上海運到洛杉磯的 40 呎貨櫃現貨運價於今年 9 月底前後達到高峰,達 10,839 美元(約 84,434 港元),現在(11 月中)則回到約 7 月水平,為 9,146.41 美元(約 71,250 港元),但仍比 2 年前 11 月低於 2,000 美元(約 15,580 港元)的價格高超過 4 倍,顯示供應鏈問題仍非常嚴重。
海運顧問公司 Sea-Intelligence 預測,將需要最多 30 個月才能令供應鏈恢復正常。這聽上去可能有點誇張,但《彭博》亦引述許多物流專家指,最少 2022 年大半時間,問題仍不會解決。
不過,有危總會有機。疫症推動了人們在家工作、在網上會議,已扭轉整個世界的工作模式;也許放長雙眼,供應鏈危機也會為市場帶來深遠而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