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E 的酒肉池林 @ Bifteck
上星期再次踏足灣仔的 QRE,就是為了試一間剛剛開業,走法日路線的扒房,名字叫做「Bifteck」。
與銅鑼灣的「Le Rêve」份屬姊妹餐廳的關係,彼此路線相若,但這裡的主力,與其店名相同(法文代表牛扒),比較側重牛扒菜式,當你看見擺放在飯廳的牛扒熟成櫃,便可知一二。
當晚與年青朋友 S 晚飯,她遲大到,我唯有食住麵包,飲住酒等,最搶眼是炸海苔,有得任添的話,多多都要。
海鮮代表打頭陣,阿拉斯加蟹肉牛油軟包,勾起以往在倫敦的「Burger & Lobster」的美好日子,現在由龍蝦換成鮮嫩甜美的蟹肉,連帶鬆軟香甜的軟包,也能暫時一解未能再度英倫之愁。
火炙 A5 和牛及西班牙紅蝦卷,熱力把和牛的油脂逼出,滲進西班牙紅蝦他他內,既甘香又有股超濃縮的鮮甜,配以伴碟的龍蝦啫喱,鮮味倍增。
希臘乳酪醃法國牛仔肉,先吃肥膏,油香澎湃,軟淋的牛仔肉,加入了乳酪,藉著其酸度來平衡牛仔肉的重口味;炸得酥脆乾身的野菜天婦羅,大可獨當一面,兩者的結合,正代表餐廳所走的法日路線。
云云澳洲和牛之中,Blackmore 稱得上是名門正派,在餐廳大廚 Ken 的手上,並非大塊扒上,而是做串燒,Blackmore 和牛腰肉,與 Padron peppers 與菇菌三串一,再塗上自家製的醬汁去燒,本身牛腰肉脂肪少,肉質細嫩,Blackmore 牛的味道濃烈,再以燒烤醬襯托,盡顯其桀驁不馴個性。
西班牙紅蝦理應配意粉,但這裡走法日路線嘛,換轉成烏冬也是理所當然。
上桌時擺出一副甚為架勢的樣子,侍應即席拆開西班牙紅蝦頭的蝦膏,與番茄蝦汁煮成的烏冬混合,記得兩個月前我在銅鑼灣的「Giacomo」,吃過的紅蝦意粉的姿態相若。
甘香的蝦膏,令此稻庭烏冬變得更為濃甜,紅蝦的鮮美本質,也不用多說吧。
甜品也貫徹餐廳的風格,烤菠蘿伴山葵雪葩,juicy 又刺激,但我沒有因此打噴嚏;味噌芭菲伴杏仁檸檬啫喱,鹹鹹地酸酸地脆脆地,食味玩味兼備。
踏正晚上十點,夠鐘埋單走人,因為餐廳是屬於 B 類,但兩個星期之後呢?
Bifteck
灣仔皇后大道東 202 號 QRE Plaza 23 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