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教譴責專題報道「抹黑妖魔化」 智慧監獄 立場:曾就受訪者各項指控查詢 未獲部門具體回應
懲教署今日(25 日)發稿批評《立場新聞》專題報道「智慧監獄實驗記」,借免遣返聲請人士的「無理指控」,連日來借機「大肆炒作」,「抹黑及妖魔化」懲教署「智慧監獄」的管理模式。《立場新聞》編輯部指出,在報道刊出前,曾經就受訪羈留者的各項指控,尋求懲教署等部門的回應,懲教署均指不會就個別個案作出評論,或指羈留人士可循不同途徑申訴,報道亦有刊載部門的說法。
懲教署今早發出新聞稿,提到為保障社會治安不受破壞,懲教署現正根據相關法例於大潭峽懲教所監管干犯嚴重罪行、有治安風險、有機會潛逃或再犯罪的聲請人,確保這類人士不會對市民構成威脅。
懲教署指出,所有被羈留的聲請人必須嚴格遵從院所內秩序。對於違紀的聲請人,院所管方會即時採取紀律檢控,作出適當懲處,絕不姑息。院所自本年 5 月底開始運作以來,部分聲請人漠視紀律,作出多次違紀行為,甚至在 6 月 20 日及 8 月 19 日先後發生兩次「集體違紀行為對抗管方」,署方即時採取相應行動予以打擊。懲教署重申,「懲教人員會繼續緊守崗位,嚴正執法,絕不容許違法違紀行為,無懼任何抹黑指控。」
懲教:各持份者受惠於「智慧監獄」新模式
懲教署又提到,積極發展「智慧監獄」管理模式,引入科技提升院所保安水平、加強管理效率、保障在囚人士的健康狀況及改善在囚人士在院所內的自我管理及更生能力,「大潭峽懲教所是第一代『智慧監獄』,自開始運作以來,各系統運作正常,各方面亦達到預期效果,各持份者亦受惠於新模式。」
懲教署批評,《立場》專題報道「抹黑及妖魔化智慧監獄」管理模式,誤導公眾,企圖影響懲教院所現代化的過程,署方予以嚴厲譴責,署方會按計劃繼續推展「智慧監獄」管理模式至其他懲教院所。懲教署同時強調,任何聲請人如不滿羈留期間的待遇,可以透過多個渠道作出申訴。署方會依法辦事,絕對不會屈服於「大肆宣傳的無理指控」。
懲教署點名譴責的《立場》專題報道,分為三篇,第一篇探討大潭峽懲教所與監獄及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CIC)的待遇分別、用作羈留設施的法律理據、被單獨囚禁的羈留者遭遇,2 宗懲教署稱為「集體違紀行為」以及 1 宗「打鬥」事件的始末。
第二篇追蹤 8 月 19 日事件後被調往赤柱監獄的羈留者遭遇,身患精神疾病及癌症的羈留者被短暫調往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的緣由,司法覆核中的免遣返聲請者由 CIC 調至大潭峽懲教所後遇上的問題,以及支援組織及個人對大潭峽懲教所的回應。
第三篇中,除了就現存政府公開資料統計智慧監獄的發展,亦訪問三名國際難民研究及羈留事務的專家談及入境政策上的高科技趨勢,對智慧監獄破天荒用作羈留用途,作出評價。
【智慧監獄實驗記.1】被壓迫、監控、單獨囚禁 他們是羈留者還是囚犯?
【智慧監獄實驗記.2】身心受創後被調小欖、獨囚赤柱監獄 羈留者的強制去留抉擇"
【智慧監獄實驗記.3】高科技監控羈留者成國際趨勢 港府終考第一?
專題報道探討「智慧監獄」 探訪 18 大潭峽懲教所羈留者
《立場新聞》編輯部指出,在專題報道刊出前,《立場》記者由 7 月中至 11 月中,長達四個月間,探訪 18 名大潭峽懲教所的羈留者,並在其中數人被調往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赤柱監獄期間亦有追蹤去向。
就懲教署新聞公報中,稱牽涉 6 月 20 日、8 月 19 日「集體違紀行為」的報道內容為「抹黑指控」,《立場》在採訪涉事羈留者後,曾分別於 8 月 19 日事件後、9 月、10 月及 11 月向保安局、入境處及懲教署一併查詢,超過 50 條問題,大部份與大潭峽懲教所待遇及羈留者指控有關,除最後一次截稿前查詢兩條問題外,每次均給予一周時間回應,署方及局方每次均指不會就個別個案作出評論,或指羈留人士可循不同途徑申訴,因此無法對照說法,報道亦有刊載部門的回應。
報道刊出前 記者就受訪者指控尋求當局回應
《立場》曾查詢的受訪者指控,包括 6 月 20 日事件後被單獨囚禁的羈留者遭噴胡椒噴霧是否屬實、8 月 19 日事件中羈留者稱被職員毆打的說法及事後被調至赤柱監獄的原因及待遇、房中自慰後被監控的懲教職員取笑、因不吃飯等原因被送往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多日的羈留者、司法覆核中的羈留者因被調至大潭峽懲教所影響上訴、患有皮膚癌及脾臟腫大的羈留者被羈留的準則、羈留者遭隔離囚禁的時長及次數、是否有告知羈留者監控錄影及智慧手帶的用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