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政府聯合執政協議提香港台灣 專家:德國歷來對華最強硬措辭
德國三個政黨將合組新內閣,前日(24 日)簽署聯合執政協議,透露對華政策取態,並提及台灣、香港和新疆。中國外交部回應指,相關問題「都是中國內部事務」。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感謝德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有專家形容,今次是德國歷來對中國最強硬的措辭。
協議提台港新疆 批評中國
德國今年 9 月舉行大選,最大政黨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昨宣布和聯盟90/綠黨(Alliance 90/The Greens)和自由民主黨(Free Democratic Party)簽署聯合執政協議,合組內閣並於下月初宣誓就職。178 頁的執政協議主要側重國內議題,惟亦有透露外交政策對華取態。
協議指,三黨認為改變台海現狀必須是和平且經雙方同意,又提到支持民主台灣在歐盟「一個中國」政策的前提下參與不同國際組織。該協議提到,三黨清楚表明(address clearly)中國侵犯人權,尤其是在新疆,又指香港「一國兩制」的原則必須恢復。
至於備受關注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項目,綠黨曾表明反對,社民黨則贊成,聯合政府聲明未有提到對項目的立場。
三黨又在協議指,希望和需要與中國發展關係,在尊重人權和國際法的基礎下,盡可能與中國合作,並尋求在公平環境下加強兩國競爭。三黨表示,須在歐盟對華政策框架下,為德國制訂全面的對華政策。
華外交部:都是內部事務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時強調,「台灣、南海、涉疆、涉港等問題都是中國內部事務」,事關主權和領土完整。他指,歷屆德國政府均秉持「一個中國」政策,期望德國新政府繼續恪守,尊重中國核心利益,維護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
他又表示,明年是中德建交 50 周年,期望德國新政府,與中國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發展雙邊關係,把精力用於推動中德各領域務實合作。他指,此舉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共同利益,有利於推動中歐交往合作。
台灣駐德國代表:一大突破
今次是首次有德國政黨在執政協議提及台灣。台灣傳媒《中央社》報道,台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回應指,對德國支持台灣表示謝意,指事件是德國印太外交政策的指標性事件,形容「意義相當深遠」,是「一大突破」。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則指,期待與德國新政府提升友好合作,深化各個領域的互惠互利關係。他又表示,對德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和維繫台海和平,表示誠摯歡迎與感謝。
《南華早報》則引述美國研究組織 Rhodium Group 中國議題專家 Noah Barkin 的說法,指今次協議屬於歷來對中國最強硬的措辭,反映德國對於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的未來方向,倍感憂慮。
看守總理默克爾上周三(17 日)接受路透社獨家專訪,坦言德國起初與中國在部分領域的合作可能「太天真」,但也不應全盤斷絕交流。報道指,她任內採接觸策略,中國在她執政 16 年間,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儘管她多次表示曾就人權事項與中國溝通,但外間聲音批評,德國在人權等敏感議題上,態度過於軟弱。
《德國之聲》則引述德國傳媒《法蘭克福匯報》一篇題為《綠黨帶給北京恐懼》的文章,指很大可能成為新總理的奥拉夫 · 邵爾茨(Olaf Scholz),被看作對中國友好,社民黨亦受中國禮遇,惟隨着綠黨政治人物出任德國外交部長,對華政策難以預料。綠黨領袖安娜琳娜 · 貝伯克(Annalena Baerbock)預計將擔任外交部長,今年 8 月,她撰文批評北京,指要實施與以往不同的對華政策,「德國不能繼續屈從於一個專制政權了」。
路透社指,綠黨一直呼籲對俄羅斯和中國更強硬,惟邵爾茨本身傾向不冒險因烏克蘭和台灣議題起衝突,聯盟將要平衡箇中分歧。與默克爾不同,63 歲的邵爾茨一向被視為能幹而非具魅力,觀點溫和且善於對話。路透社另一篇報道指,他在選舉期間對中國問題避重就輕,無明確表態;惟他的幕僚表示,他相當可能會延續默克爾的做法,重商業利益多於道德考量。
德國實行議會內閣制,內閣由聯邦議院議員組成,議員則由人民投票選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