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少年》任俠出席新導演論壇 稱救人故事不應被遺忘 台灣片商有意發行電影
第 58 屆台灣金馬獎今日(26 日)下午舉行新導演論壇,憑反送中題材電影《少年》入圍本屆最佳新導演的任俠亦有出席。問及本屆入圍金馬獎的感想,任俠表示很開心,「 因為整個團隊付出太多」,雖然有些參與人員不能公開名字,「但有入圍就表示他們的能力是被肯定的」,「無論是哪個獎項都是團體獎」。他又感謝演員及團隊的努力,2020 年在疫情與反蒙面法、限聚令實施後拍攝,「每一刻都在冒生命危險」,團隊在虛實交錯的劇情中找到信念。
論壇主持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透露,已有台灣片商出手,有意發行《少年》,但目前仍未知洽商結果。任俠緊接向片商喊話:「給多一點錢啦!不要這麼摳!」
「難以說服自己」 刪去「良心警察」一角
任俠(《少年》)、阮鳳儀(《美國女孩》)、殷振豪(《當男人戀愛時》)以及許富翔(《詭扯》)四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入圍者均有出席論壇。聞天祥問及各位新導演非拍該部入圍電影不可的原因,任俠回溯至2019年7月反送中運動期間開始出現自殺潮,民間自發組成搜救隊。他承認,前線抗爭雖然比較吸睛,但《少年》圍繞「一群人找一個陌生人」而展開,信念在於「有一幫人默默想救人(的故事)不應該被遺忘掉」。
《少年》劇本構思始於2019年,2020年10月正式開拍,任俠表示這期間劇本以至寫作方向都作出了許多改動,他形容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發生,過程「不斷推翻自己」。他透露2019年寫劇本初稿時對警察形象的塑造較為中立,並設定了一個有良心的警察,會暗中協助示威者,「但到了2020年,我沒辦法寫有良心的警察,我無法說服自己」。
「冒死創作」 盼在虛實交錯間找到信念
《少年》故事主線圍繞一群年輕抗爭者四處尋找有意自殺、曾被捕的18歲少女YY,中間穿插了許多反送中運動期間的真實片段。
任俠憶述,2020 年疫情爆發、反蒙面法及限聚令已實施,電影在「貌似創作」的情況下完成拍攝。創作團隊「隨時會被截查、被捕或被罰錢」,所以特別感謝每位演員以至工作人員都義無反顧、毫不遲疑地去完成作品。
《少年》採用了專業劇場演員以及素人演員。任俠透露,其中一場社工(劇場演員)與「勇武」少年(素人)聊天的戲,他請飾演社工的演員像日常生活般,提出對少年好奇的地方,並以「紀錄片的拍法」在旁拍下一切。任俠憶述,飾演「勇武」的素人演員在對話中講了自己的真實生活,甚至忘了自己在拍戲,「但這一切又跟電影連結起來了」,「甚至比我原本的劇本好」。他又表示,「現實跟虛構產生了一個很奇妙的聯繫、大家就在拍攝過程中找到生命力,或者一種信念」。
任俠續指在拍攝《少年》之前一直有融合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意欲。早在構思2018年金馬創投百萬首獎得獎作品《紙皮婆婆》時,他親自拾紙皮以及與拾荒者相處的經歷,明白「有些東西不是戲劇可以承載的重量,那就需要真實的介入」。
《少年》獲得今屆金馬影展奈派克(NETPAC)獎。任俠以及演員昨日皆出席電影映後座談。任俠表示,他聽聞有意見質疑電影裡充斥過多巧合,笑稱希望大家不要怪罪身為共同編劇的陳力行。這些巧合都是他個人的判斷,理由是「香港已經沒有天理,請允許我們的電影裡還有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