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圖片來源:北京冬奧

歐美國家考慮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環球時報》引消息指,北京從未邀請美國政客出席北京冬奧,目前也無相關邀請計劃,理由是疫情防控面對很大挑戰,不適合大規模邀請外賓來中國,增加疫情傳播風險,又指沒有西方反華政客摻和,冬奧只會更精彩。

《環時》引述消息人士指,作為冬奧的東道國,中國從來未向美國政客發出出席北京冬奥會的邀请,也沒有在冬奥期間大規模邀請外賓來華活動的計劃。又指部分西方國家政客在中方未提出邀請下不斷炒作外交抵制冬奥,不僅把奥運會政治化,更完全是「自作多情、自我炒作、嘩眾取寵。」

不過這位消息人士也提及不邀美國出席的政治因素:「沒有這些西方反華政客的摻和,北京冬奥會只會更精彩」,因為冬奧的主角是運動員,冬奧成功與否在於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和奧運精神的彰顯,「與美國等個别西方國家一些反華政客是否出席毫無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於本月中宣布正考慮杯葛北京冬奧,預期月底前有結論,而美國政府亦會通知盟友,但會讓盟友決定是否跟從美國做法。英國則於 22 日表示,正與「五眼聯盟」成員「積極討論」是否外交杯葛。

《環時》報道又引述俄羅斯媒體指,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獲邀在冬奧開幕式舉行期間訪問北京。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 29 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北京冬奧會是全球冬奧運動員和冰雪運動愛好者的盛會,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奧運會的成功並不取決於個別國家官員是否出席,「希望個別國家擺正自己的位置」。他指美國等個別國家一些人以是否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的決定同所人權問題掛鉤,其實是「打著人權旗號進行抹黑炒作,將體育政治化」,明顯違背《奧林匹克憲章》,及體育運動政治中立的原則,「注定將受到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

據奧運規則,外國官員出席奧運會由主辦國奧委會發出邀請,最終決定權在國際奧委會。

今年 6 月,IPAC 協調美、英、德、歐盟、加拿大、意大利、捷克、瑞士、瑞典、丹麥和立陶宛共十一個議會的議員,就冬奧展開議會行動,其中多國要求對北京冬奧實施「外交杯葛」。IPAC 指,中國共產黨持續侵犯人權,違背奧運原則,要求政治領袖緊急行動,向世界宣言他們不會為持續進行的罪行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