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紀錄劇團《100%香港》劇照(圖片來源:西九文化區 Facebook,攝:Ray @ TR Concept and Visual Atelier)

「我喜歡觀星,想過讀天文學,但讀天文就要離開香港。我不想離開,因為離開香港,就是離開家庭、離開現實。」(大意)這是台上一百個香港人的第一人——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鍾庭耀——的發言。留低,離開,這是多少人過去一兩年不斷思考的人生命題?如此開場,頭五分鐘就夠我濕潤眼框。很多朋友去看RP紀錄劇團《100%香港》,很多朋友觀賞期間都笑過、哭過。觀演後動筆前這一個月,我不時問觀眾朋友——你的「哭點」在哪裡?——雖然很多人都哭了,但幾乎每個人淚珠掉下來的時間點都不盡相同。這些共同和差異很有趣。

說「哭點」之前,先簡介《100%香港》的規劃:根據人口普查中年齡、居住地點、性別、居住房屋、種族五大準則,找出符合香港人口比例的一百個素人擔綱演出。表演看起來有如「真人版 infographic」,抽象的統計數據化成具體的舞台呈現。操作上有點像小時候的遊戲「糖黐豆」,透過不同問答,達致人群分類的舞台調動效果。問答延伸到台下,讓觀眾也一起投票。台下參與過後,又回到台上繼續問答,去到後半場便漸漸變得重複沉悶。臨近尾聲,劇作提出「我們都是香港,我們就是香港」的宣言,以台上台下共拍「全家福」合照收尾,並透過歌曲唱出獅子山、維港、香港情,無可否認是老套肉麻的。

不過,說到最為人詬病之處,大概是簡易二分的問答安排。做法雖然方便處理,但二元對立的問題明顯。李海燕指出,「選擇態度先行,壁壘分明,未能反映人類作為政治行動主體、以及在不同之中共存所必須的與不同見解人士進行思辯」。然而,我偏偏著迷於一次又一次的「二選一」。單看每條問題「二選一」,當然囿於二元框架;但一系列「二選一」的問答,人群走來走去,不斷拆散重組,在我眼中就不是「對立」,而是「流變」。台上的人不斷分離聚合,呈現不同的排列組合。我相信沒有兩個人所有問題的選擇都一樣,但也很可能沒有兩個人所有問題的選擇都不同。那即是說,在多次問答分類的過程中,台上的每一個人大概都總會與另外九十九人聚頭——至少一次吧?問題似是要將人分開,但其實每次分類也是尋找「共同」的機會。

從觀察延伸,我想到曾經城內的人很習以為常地強調差異。男女,老幼,中港,黃藍……台上也多少反映現實紛陳的居民背景:男女老少,不同性取向,政治立場。有人感恩國家富強,支持明日大嶼;亦有人「食過催淚彈」,視梁天琦為「香港英雄」。再不同的背景也好,他們那天還是同時站在同一個台上參演同一個節目。這個舞台就是香港:縱使我們之間有多大的差異,我們還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共同」正是《100%香港》最打動之處。

這份「共同」不限於舞台,還帶到台下。就像演出開頭,每個人選一件代表自己的物品,借物品介紹自己。我看那場,有愛車的叔叔、功夫扇婆婆、讀了兩個「唔等駛」碩士的女士、有導演唔做去咗傳教的男士,還有在 Instagram 賣時裝的大學生……等等。他們的經歷大多平凡,但故事無分大小。台上的人自述之後,台下的人都報以掌聲。掌聲雖然時有大小,觀眾有時會竊竊私語,有時也會猶豫半秒,但大抵都從無冷場——每個平凡人說出自身經歷之後都會在掌聲護送下離場。拍掌是贊同嗎?不一定,但起碼欣賞你走到台上公開表述自己的勇氣,活現「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的氣度。接納差異,尊重多元,這不是一堆看到眼底的劇情,而是台上台下透過戲劇一起練習「共同」的實踐。

「共同」未必可以理性分析,更近於情感「共振」。因為同呼同吸,所以同笑同哭。雖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但其實我們也有「在一起」的基因。《100%香港》能夠誘發隱藏基因的條件,相信其中一個重點在於演員都是素人。素人經歷放上舞台展演,不但可以視之為「充權」(empowerment)的安排,更直接地透過尋常的自述令觀眾投入——就算不是代表個人,但「身邊總有一個(類似人物)喺左近」。節目雖然保持台上台下的格式,但內容和情感早已打成一片。取自大眾的故事在台上演出,台下的大眾又報以反應給台上的展演。彼此投入即時互動,是之為實踐「共同」的練習。這不是說服,而是親身經驗,透過參與我們發現原來還有存異求同、一起走下去的能力。

是怎樣做得到的?我不知道,但我們就是能夠做到:在一百個人都自述完之後,非華裔的參演者出列,載歌載舞。先是菲律賓,再來印度、印尼,然後又有歐西音樂,最後請出「小鳳姐」齊唱《喜氣洋洋》。台上舞蹈隨著音樂改變形態,台下掌聲也跟著調整打拍子的節奏。不知不覺地,我凝於睫毛的淚水終於掉下來了。要是演唱會,觀眾追隨表演者多時、早已熟知音樂節拍,台上台下互動不算稱奇。然而,《100%香港》台上台下大多數人應該都只是剛剛相識,播放的音樂也是聽來陌生的,但台上的人起舞之際,台下眾人也試著拍吓拍吓,好快就跟到個 beat。大家是多麼的願意配合,多麼的想成全同一件事。「很美麗」雖然很老套,但還是「很美麗」。

離散時代裡,我們在劇場若然能夠尋回一刻的「共同」,台上台下拼湊起來,不多不少的,大概就是完整,就是《100%香港》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