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中)、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左)、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右)開記者會簡介「香港健康碼」。 攝:Kwan

港府上月底宣佈香港已準備「有序通關」,並會在 12 月初推出配合「安心出行」使用、實名制的「香港健康碼」。創新及科技局今日( 2日)公布「港康碼」將在本月10日起供市民申請,申請時要實名登記、須核實地址,及透過「安心出行」上傳21天行蹤記錄。「港康碼」分紅、黃、綠碼,綠碼只在當天有效。局長薛永恒表示無智能電話者,則無法申請「港康碼」,又無正面回應若中國洩港人資料,港府可如何跟進。

下周五開放申請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香港健康碼」將在 12月 10 日上午九時起供市民申請,網址為:   healthcode.gov.hk。申請時需實名登記、輸入身分證明文件、電話、住址及「安心出行」21天的行蹤。系統亦會核實住址是否真確,公屋地址會轉交房委會核證,非公屋地址則要上載住址證明,若未能提供住址證明,系統會按照輸入地址發出確認信,屆時申請人收信後要再上載有關文件;非香港居民在收信後則要親身到郵局確認身分。
同步更新「安心出行」
此外,「安心出行」會同時在10號更新至3.0版本,加入可連接至「港康碼」的網站,及透過登入「港康碼」的帳戶,上載21天的行蹤記錄。市民若在21天內無進出任何需要使用「安心出行」的地方,照樣可上傳空白的行蹤記錄,亦可以多次上傳幾部電話的行蹤記錄,數目不限。
2021.12.2 政府開記者會簡介「香港健康碼」。 攝:Kwan
紅黃綠三色 綠色可過關 稍後或用作申請「粵康碼」
經確認資料後,系統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健康碼」,包括紅、黃、綠三色,紅色代表是確診者、疑似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確診者出院後未滿14天等;黃色表示過去21天曾到訪或住於高風險地點、抵港未足21天等;綠色代表可過關,稍後亦可申請轉碼到「粵康碼」或「澳康碼」,只在當天有效。薛永恒補充,至於何時通關、可正式轉碼至「粵康碼」等,仍跟內地商討中。

香港健康碼詳情

紅碼:確診者、疑似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確診者出院後未滿14天等

黃碼:過去21天曾到訪或住於高風險地點

綠碼:代表可申請轉碼到「粵康碼」或「澳康碼」,只在當天有效

申請網址healthcode.gov.hk

未公佈上傳虛假資料刑罰

被問及如何確保行蹤資料屬於該用戶,政府則未有解釋有何技術監管。至於會否如早前涉嫌使用「假」「安心出行」的市民,以「虛假文書」罪作為上傳假資料的刑罰,薛永恒指「如果有任何刻意誤導欺騙,令防疫工作有問題要負上刑責」,又指在其後轉換港康碼至粵康碼時,「會另外工序保障」。《立場》已向創新局及警方查詢。

2021.12.2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簡介「香港健康碼」。 攝:Kwan
無智能電話不可申請
創科局長薛永恒在會上強調「無智能電話就無得申請(健康碼)」,雖然局方指正主動接觸電訊業界及慈善機構,向有需要人士送贈手機及電訊卡,及透過外展隊,在18區及屋邨向市民簡介「香港健康碼」申請手續。不過,就未有公布政府將會派發多少部智能電話,及與甚麼機構合作。
《立場》翻查紀錄,發現統計處在今年4月發表的調查,公布約 52.6萬人沒有電話或智能電話,其中33.6萬人擁有的並非智能手機,剩下的19萬人則沒有手機。
否認涉及歧視 指在中國亦必須使用「先可以正常生活」
被問及是否涉嫌歧視無智能電話的長者,創科局長薛永恒則否認涉及歧視,僅指因應防疫工作要使用電話以申請港康碼,如任何人不熟悉運作,政府會協助,「希望長者了解,港康碼,是防疫至重要工作」。他又指「內地用健康碼做得非常好」,亦必須使用智能電話才可進一步,將港康碼變為在廣東使用的粵康碼,「(在內地有智能電話)先可以正常咁生活」
2021.12.2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中)、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左)、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右)開記者會簡介「香港健康碼」。 攝:Kwan

不排除「與時並進」安心出行設實名制
就「安心出行」更新後的私隱問題,薛永恒就指用戶「冇得Downgrade(版本)返轉頭」,但稱所有出行紀錄均會在獲用戶同意後才會上傳,「唔會有中央記錄」。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補充指,更新後的安心出行不會增加任何讀取資料的權限,「係附加功能,可以選擇用或者唔用(上傳資料)。」
政府在去年發行「安心出行」時,曾稱市民可自願選擇適用與否,不過政府陸續要求進出絕大部分場所,包括食肆等,必須使用「安心出行」。被問及會否再進一步要求「安心出行」實名制,薛永恒則表示現階段沒需要、沒任何計劃做實名制,但強調不排除因應防疫抗疫的需要 「與時並進」,推行實名制等更新版。
無正面回應會否追究中國洩港人資料
被問及如中國當局外洩港人資料,港府會否及可否追究,創科局長薛永恒表示,「這完全假設性情況」,表示大家要用好相關資料。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則稱:「個「碼」本身沒出行紀錄…….. 係好大的保障,(出行紀錄)唔會喺發生轉到內地或澳門 。」
軟件工程師黃浩華強調,任何程式都有洩露資料的可能,包括人為及意外原因,「Facebook都試過洩漏資料都俾人罰錢啦,更何況安心出行嗰啲?」他認為現時缺乏法例保障在香港境內外的資料,政府要積極考慮研究有關法例,以保障市民及釋除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