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averick @ Weak Ends Here】

常言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未必是事實,例如千里外的瑞典跑鞋 Craft 都傳到香港,而實測結果它是功能良好的跑鞋,打破壞事先會傳千里的慣例。

CTM Ultra Carbon

訓練內容:

  • 慢跑 7 公里
  • 慢跑 30 分鐘
  • 節奏跑 8 公里
  • 快跑 1 公里、慢跑 200 米 ×9

CTM Ultra Carbon 綜合評測(5 ★ 為最優秀):

緩震力:★★★★☆
推送力:★★★★☆
反應度:★★★★☆
舒適度:★★★★☆
透氣度:★★★★☆

臭住跑步開始 先闖單車界 再戰跑界

未談跑鞋,先談品牌, 跑界對來自瑞典的 Craft 不算熟悉,其實它的服裝早以質料好和性價比高在單車界打響名堂。由 1973 年說起,創辦人 Anders Bengtsson 嫌棄家中內衣衫褲質料欠佳,所以自己研究並出外街跑步,回家後便脫下和測量內衣水分含量,過程該很臭,但反覆試驗讓他研發出體溫管理聞名的內衣褲,往後 Craft 還推出單車衫褲,名聲愈來愈好,單車界的朋友 K 就如此評價,「它用料上乘,運動褲十分透氣,款式有單車衫風格,認識 Craft 的人特別喜歡它的外套」,在單車界立穩陣腳,現在就要在跑界佔一席位。

從這張圖片可看到 CTM Ultra Carbon 的大底厚度和評估它的柔軟度。

跑鞋分五層 逐層評價

談回跑鞋,這款 CTM Ultra Carbon 是有碳纖維板的快鞋,設計分成以下五層。

  • 第 1 層:鞋面,用同一物料製成,像手套包住全腳,感覺是又爽又滑又透氣,跑時有種爽快感。
  • 第 2 層:碳纖維板,不用多解釋,它就是彈跑手向前的命脈,Craft 的碳板獨特之處,在於腳趾公與食趾之間分開,所以踏地更自然暢順,貼更跑手自身跑姿,評價它的推送力屬 B+ 級。
  • 第 3 和 4 層:中底,要發揮到碳板性能,中底物料是關鍵,它分成中底名為 Vault Foam 和 Ultra Platform™,跑後感覺是在支撐力、回彈力、穩定性、鞋闊、弧度取到近乎完美平衡,全屬 B+ 級,估計經過反覆測試和跑手提供意見,並多次改良才推出市場。
  • 第 5 層:大底,有些品牌的碳板鞋會直接用中底接觸地面,貪它夠柔軟和回彈強,但耐用度會大降,容易磨蝕。CTM Ultra Carbon 與別不同,不單沒有放棄大底,還選用較厚和坑紋深的橡膠,所以耐用、防滑和抓地能力都很高。我認為這設計與中底很配合,使它成為一款功能全面,難以挑剔的跑鞋。
用來配襯衣服也很好看。

綜合評價

CTM Ultra Carbon 的配色獨特,每次穿它去跑步都有跑友察覺,並想進一步了解它的性能,我也覺得它的配色和設計為它增添分數。另外,它近乎所有性能都屬 B+ 級是利也是弊,利在沒有明顯缺點,弊在沒有一項性能一枝獨秀,例如加了抓地能力強勁的橡膠外底,推送力就會低於放棄外底的 Hoka One One 碳纖維板快鞋。

不足之處

  • 價格:售價不便宜,對買家來說一定是缺點。
  • 中底偏硬:要在各方面取得平衡,中底不能太軟,所以在碳纖維板快鞋中,它的中底屬偏硬。
  • 功能全面,未能盡贏:大部分性能屬 B+,利在沒有明顯缺點,弊在沒有一項性能一枝獨秀。
測試 CTM Ultra Carbon 的保護性,也考驗你的眼力。

 

賣文說跑專頁
Maverick Instagram
Weak Ends Here 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