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Earth's Black Box

氣候變化加劇,一旦人類文明面臨毁滅,要如何記錄這段歷史?最近在澳洲塔斯曼尼亞西岸偏遠平原上就有一個巨型鋼製建築物作為地球的黑盒,為未來文明留下現代人類記憶。

該個稱為「地球黑盒 (Earth’s Black Box) 」的上闊下窄鋼箱體積約為 120 平方米,將由 7.5 厘米厚的鋼製成,懸建於一花崗岩上。該建築物因為地緣政治和地質穩定而被選中在塔斯曼尼亞興建。

根據地球黑盒的宣傳公司 Clemenger BBDO 說法,計劃是完全非商業性,其設計原則是功能性,並且是一個工具記錄現代人如何應對氣候問題。

地球黑盒由塔斯曼尼亞大學學者、 Clemenger BBDO 與其他科學團隊合作開發,當中將會放入大量儲存硬碟,並與互聯網連接,所需的電力均由建築物頂的太陽能電池板提供。地球黑盒也有後備電池應急,以防突發意外停電。

黑盒將會全天候下載包括海水溫度、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物種滅絕等的科學數據,以及用演算法在網上收集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材料,例如報紙標題、社交媒體帖子等,以將這些資料記錄讓任何後人參考。

黑盒亦會從網上擷取歷史數據,記錄過去人類足跡,了解人類如何令地球氣候出現危機。

雖然黑盒建築物本身的建造工程要到明年年中才能開始,但硬碟已在上月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第 26 屆氣候變化大會 (COP26) 開始記錄數據。開發人員估計使用壓縮和存檔技術,黑盒將有足夠的容量來存儲未來 30 到 50 年的數據。

Credit: Earth's Black Box

與此同時,團隊正在研究擴大數據儲存容量的方法,以及更長期的存儲方法,包括刻在鋼板上。團隊指:「這將使我們能夠更高效地使用每一層儲架,並使數據儲存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成為可能。」

如果黑盒的太陽能板失效、能源最終用盡,後世代如何破譯記錄的數據與資料?開發人員仍嘗試解答問題,但他們假設任何發現地球黑盒的人或生物,都具有理解和解釋基本像徵意義的能力。

團隊亦探索在黑盒中安裝電子閱讀器的可能性,該閱讀器會在陽光下時被激活,如果黑盒因災難而進入長期休眠狀態,也可用閱讀器重新激活黑盒。

一旦黑盒啟動並運行,不斷增長的數據將可以通過數碼平台登入。團隊正計劃將搜集的數據每隔一段長時間再備份送至太空中。

來源:
ABC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