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 每周一書】給看不見盡頭的你
Delta 之後又有 Omicron,COVID 變種再變種,疫情再度反覆。聖誕節、新年等大時大節臨近,本該是與家人朋友相聚的日子,如今都出現變數。世界各地重施各種禁制,例外狀態似是沒完沒了,光是想想已覺累人。本周邀請獨立書店以書鼓勵,每一個在抗疫路上看不見盡頭的你,「我過得並不好但是我會活著」。
Hong Kong Book Era 閱讀時代帶來麥可 · 馬穆《致命的不平等》,得病致命不只是身體強壯與否,也關乎社會資源的分配,提出「健康平權」的新秩序;解憂舊書店借用哈拉瑞《人類大歷史》回溯人類一路進化演變沒完沒了、看不見盡頭的發展;序言書室則進而思考「常與非常」的界線,通過舒茲曼《為工作而活》一書討論工作的意義;最後,田園書屋推薦庄大軍的《光明永在》,以盲人身殘志堅不斷進取的精神,勉勵看不見盡頭的你。
序言書室:舒茲曼《為工作而活》
當近日疫情出現反覆情況時,也許打破了很多人憧憬回到常態的願望,而常態其中一個主要現象就是我們按平常的時間表工作。此刻雖然有政府高官抨擊「躺平」現象,但變種病毒必定成為,要讓社會回復繁忙工作的「正軌」出現變數。但說回頭來,我們從未質疑過為何要工作,所有發達社會都有一個常識﹕那就是不努力工作,就會餓死。這到底是否真的﹖來自南非的人類學家詹姆斯‧舒茲曼就不同意。他曾到鄰國納米比亞的喀拉哈里沙漠,與當地原住民布須曼人(Bushman)的芎瓦西族群(Juǀʼhoansi)一起生活了三十年,將對布須曼人的觀察寫成了《原始富足》(中譯本由八旗出版)一書,提出這些原始部族相比起我們文明人生活得更富足。在八旗最近出版他的《為工作而活》中譯本裡,舒茲曼更談論布須曼人的生活以餘閒為主,大部份時間無所事事﹔反觀我們現代人被工作所支配的生活。舒茲曼從物種起源思考,為何所有生命(不單止人類,包括所有營營役徤的動植物)都必須工作,究竟「功」(譯本對work的翻譯)與生物內在的能量,甚至生命,有甚麼關係。舒茲曼在這本書中,以人類學家的目光,涉獵物理學、生物學到經濟學,向我們展示從動物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工作史,立意十分宏大。
解憂舊書店:哈拉瑞《人類大歷史》
「沒完沒了」讓人很氣餒,但現實中,每個人的生命總有盡頭,這樣說不知是好是壞。不過人類的歷史真的看不見盡頭。還是讀點趣味的書,輕鬆一下,《人類大歷史》雖然是歷史書,卻不沉悶,且趣味豐富。從一百三十五億年前的世界講到未來;從原始人到智人到現代人,作者從科學及歷史角度探問和驗證人類到底是什麼?我們要往哪裡去?人類從什麼都不是到現在如此複雜難搞,作者娓娓道來。讀完也許你會對世界有不同看法,如副標題「從野獸到扮演上帝」,你會明白「沒完沒了」是有它的由來。
Hong Kong Book Era 閱讀時代:麥可 · 馬穆《致命的不平等》
肺炎病毒真是個惱人的傢伙,每當疫情看似稍有緩和、我們以為終點在望之時,變異病毒總會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縱使香港的確診數字低於其他地區,但中大健康公平研究所的鍾一諾教授卻指出,疫症促使社會早已潛藏的健康不公平現象無所遁形,導致不同階層的市民健康狀況加劇惡化。疫情固然沒完沒了,但假若我們繼續漠視健康不公平現象的警號,恐怕未來只會面臨比疫症更嚴峻的健康問題。
若你此刻為反覆的疫情而感到沮喪,別擔憂,或許中大最新出版《致命的不平等》能為你帶來解答。作者馬穆提出殺人的不只是病毒,生病不能僅僅歸咎於生活習慣或遺傳基因,更是社會權力、金錢與資源分配失衡所致。書中提出「社會梯度」(social gradient)概念,剖析階級與健康的微妙關係——社經地位越低,健康狀況越差。他主張「消權」(disempowerment)有損健康,即人無法自由掌控自己的生活,而這種牽涉物質、心理與政治層面的消權與他們身處社會底層息息相關。收入只是相對上的不平等,卻限制了改善健康的能力。
「為甚麼醫生看完病人後,又把他們送回致病的環境呢?」書的首句鏗鏘有力,點出現時醫療體制如何治標不治本。無論醫療保健或公共衛生政策多完善,都無法填補滿溢的健康不平等問題。改善社會健康水平,仰賴的不僅是世界一流的醫療設備,而是從根本改變各項社會不公現象。因此馬穆從兒童早期發展、教育與學習、就業與工作條件、最低收入水平、社區韌性與強化預防角色六大改善政策的框架著手,指出政府、學者和人民三者只要攜手合作就能力挽狂瀾,重建「健康平權」新秩序,共同營造健康與永續社區,引領社會邁向復原之路。
田園書屋:庄大軍《光明永在》
本書描寫一個盲人的坎坷經歷,一個朝氣蓬勃的陽光青年不幸因病雙目失明,從光明世界墜入黑暗之中。然而文學幫助作者與命運頑強抗爭,終於戰勝黑暗,通過文學創作找到了人生目標。本書近二十萬字,字字句句都是作者日以繼夜在鍵盤上打出來,表現了一位盲人身殘志堅不斷進取的精神。
作者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病雙目失明,在與苦難抗爭之中,開始了艱難的文學創作,戰勝了常人不可想像的困難,完成了文學創作之夢。
作者的一番話值得給看不見盡頭的各位省思:「假如歷史的長河真的能夠倒流,假如我們的腳步真的能夠回轉,我還會走這樣一條路嗎?這個問題雖然荒唐,許多和我一樣的人都曾想過,因為人生總是痛苦多於歡樂,失望多於滿足,那些缺憾的就只能用想像來彌補。雖說揭露醜就是宣揚美,無情的批判才能帶來靈魂的震撼,但我還是要說,天堂中只有善良寬容的人才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