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來源:Pressfoto @ Freepik

前週以本港經濟轉型然後制度崩壞推論人口以至 GDP 增長直線下跌,故港沉淪。翌週,那三名三流旋即連續三日在另處以三篇合共逾三千字文來反駁、揶揄,均以趨同(income convergence)為主題。趨同是長線宏觀經濟(即增長和發展)入門第一章,泛指隨着各地人均實質收入(GDP)水平趨高,其增長將趨跌 — 這殊途同「低」是為「趨同」。不過,正如 Barro and Sala-i-Martin 的經典作 Economic Growth 也首章提到,不是全球各地合計也有此象,而是要同類(homogenous)的如相若先進程度的才有。

三流當中,打頭陣的以 Penn World Table 數據求其畫了幅圖,其實證明不到什麼;打中鋒的慣經大段英文原文直抄騙稿費(就着同樣意思,英文字佔篇幅遠大於中文),企圖偷換概念;打後衛的更扯遠了,去到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跟拙文無關的概念。

其實,拋出趨同這幾乎是增長理論的真理,也否定不到香港經濟沉淪得快的結論。那三名三流不曉做的了,區區唯有被迫獻醜。同樣也用 Penn World Table 的數據,按照 Barro 等人原意,本文取港、星、美、日四個較同類、並(曾)有國際金融中心之地。一般印證趨同之法,是將各地的實質人均 GDP 增長和水平同示縱橫二軸,以呈反比。然而,這裏要證明的是本港情況壞得較其他的快,故需看隨時而變的年度動態軌跡。

作者製圖

如圖所見,這動態版本也見趨同精義:隨着某地愈趨富裕(軌跡向右),增長趨跌(軌跡向下)。現處什麼位置(什麼水平和增長)並非重點,因這只是處於不同增長、發展軌跡之階段。前週區區所指的,是趨跌速度,即圖中斜率,或衰得幾快之量度。

一眼即見,本港遠遜競爭對手新加坡。雖然美國增長不及星、港,水平亦遜星洲,但美、星跌速較慢,本港的顯然較急。唯一可幸是本港衰得不及日本快。前週所指的,其實是生產函數的道理:自己趕客,自然自己沉淪;這本跟外圍無關,毋須跨國比較。然而今次即使要比,也見相對沉淪。到底是誰的經濟評論在沉淪呢?答案呼之欲出。

 

羅家聰 mewe.com/join/lawkachungfacebook.com/kachung.law.988lawkachu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