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諸事週報》 — 層層揭開的趣味
(少量劇透)
還在世的云云導演之中,沒有多少個好像Wes Anderson般擁有那麼獨一無二,容易識別的美學風格,就算不是超級電影愛好者,也能夠一眼辨認出來。而大家最渴望看到的Wes Anderson美學都盡收在《法蘭西諸事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之中,或者可以說他的美學巔峰。單是如此,已經藉得再進場一次一飽眼福。
除了視覺享受之外,《法》有著豪華龐大的資訊,可能是導演的歷來之最,這是因為它確確實實是一部擁有流動性影像版本的雜誌。電影整個故事都圍繞着這本名為「The French Dispatch of the Liberty, Kansas Evening Sun」的虛構雜誌,它的原形是於1925年創刊至今,在美國被受愛戴的文化生活雜誌《The New Yorker》。電影的海報及片尾的插畫正正是受《The New Yorker》過去的封面插畫所啟發。
電影每一個單元代表雜誌每一個章節,每一個單元都由章節的撰稿人/記者介紹自己的題材。這些撰稿人/記者全都是參照了《The New Yorker》真實的文化人作籃本。要敘述每個章節的故事,Wes Anderson又怎會平舖直敘,他用了別具心思的敘事手法,將平面的故事賦予層次,層層揭開發掘故事的趣味,又令所有人物和故事線都變得立體。
在序言部分,生活記者Herbsaint Sazerac (Owen Wilson) 介紹這個法國虛構小鎮Eunni的面貌,他踏着單車向着鏡頭對觀眾介紹小鎮,中間穿插著一幅幅小鎮從前與現在的比較,畫面分為一半左右對照小鎮的今非昔比,這幻燈片式的播放勝過千言萬語。
第一章節由美術收藏家J.K.L Berensen (Tilda Swinton)主理,是整部電影最立體的一節。這個章節的敘事有幾個層次——由她在現實世界與總編的對答,跳入她的文章世界,亦即是她以講座形式介紹後現代畫家Moses Rosenthaler (Benecio Del Toro) ,然後再跳入講座的銀幕中,那就是Moses的人生。我們就這樣跟著故事移動,一直等待著下一個驚喜。
進入了Moses的故事又是一個奇幻之旅,其中最喜歡年少與中年的Moses交替那一幕,用簡單的一場戲就交待了數十年的光景。Moses因為謀殺罪名而入獄,但就巧遇他的繆斯女神,即其監房的獄卒,他們之間的關係又是充滿著錯綜複雜的層次,他臣服於她的權威下,但她是他的畫作靈感來源,任由他擺佈。
第二章是取材於1968年的法國學生運動,由記者Lucinda Krementz (Frances McDormaand) 以第一身講述文章內容,並強調記者立場中立的重要性。這個單元用了舞台感極重的呈現手法,例如布景板的的左右移動作過場用途或電影與舞台劇的交替等,這些畫面都賞心悅目,但在眾多章節中,這相比下較平庸,也許這件事的重要性與導演的荒誕手法有點遺和。
而最終章,亦是全片最心酸的一節。這個章節的訪問對象是一位警局工作的亞裔廚師。這位廚師剛巧與同性戀傾向的記者Roebuck Wright (Jeffrey Wright) 同病相連,因為他們同樣都是這個社會上被放逐的人。章節的結尾有一句這樣的對白——「Maybe with good luck we'll find what eluded us in the places we once called home」,意思是若果幸運的話,我們會尋回當天曾經逃離過但又稱之為家的地方。這是局外人的心聲。記憶在Wes Anderson中沒有很多這種直接主觀的情感導出。
貫穿這幾個章節的是總編輯Arthur Howitzer Jr.(Bill Murray) 。「看畢雜誌」後,回到電影真正的主線,正是總編輯去世後,記者們聚首一堂商討雜誌的何去何從。總編輯離世前的遺願是要在他離世後結束雜誌,但這並不代表一切都要終結,只要寫作時抱著「Just try to make it sound like you wrote it that way on purpose」,那內容的重量就能流傳下去。
《法》的每一個單元都代表了不同的議題,偶爾會與目不暇給的美學畫面爭奪觀眾的注意,但就更證明了這不但是一封致新聞工作者的情書,更是包羅著Wes Anderson世界觀的一封電影情書。
後記 —— Wed Anderson也負責執導電影主題曲<Aline> by Jarvis Cocker的MV,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