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南部首度發現的 COVID-19 變種病毒株 Omicron 正在全球蔓延,香港大學醫學院今日發圖,公開 Omicron 在電子顯微鏡下的面貌。

在低倍電子顯微鏡下(下圖左),感染 Omicron 後的猴腎細胞 (Vero E6) 受損出現囊泡,當中含有黑色病毒顆粒;而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下圖右)受感染的 Vero E6 細胞中,可以見到 Omicron 顆粒表面有呈皇冠形的刺突蛋白。

圖:港大醫學院

不過,對比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之前發出的變種病毒株 Delta 電子顯微鏡圖,Delta 與 Omicron 在外觀上未有特別明顯差異,均為大致圓形且在表面帶很多刺突蛋白。

變種病毒株 Delta 的電子顯微鏡下圖。 圖: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

即使是對比 2020 年最先於英國出現的病毒株 Alpha (下圖),讀者可能也未能分出各病毒株。

變種病毒株 Alpha 電子顯微鏡圖 圖: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

Omicron 屬 B.1.1.529 譜系,在今年 11 月 9 首次在非洲南部國家博茨瓦納發現,其後在南非爆發並由該國通報予世衛,至今已在 54 個國家與地區發現。最令人憂慮的是 Omicron 累積的基因變異數量眾多,其中用以感染人類細胞的刺突蛋白上就有多達 32 個基因變異,除了 N501Y 、 D614G 等已知會影響感染力的刺突蛋白基因突變外, Omicron 亦有很多刺突蛋白基因突變無在其他病毒株中發現,因此多國都嚴陣以待。不過,初步數據顯示感染 Omicron 的患者病情相對輕。

有港大微生物學家向《立場新聞》記者解釋,單靠電子顯微鏡圖片其實難以辨別 COVID-19 不同病毒株的分別,因為該技術只能見到病毒的大概形狀,用以判斷病毒的存在,極其量只能顯示出病毒表面蛋白的分佈。

不過,電子顯微鏡圖在臨床上非常重要,因為 2003 年沙士正是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疑似冠狀病毒再進一步做基因測試確認其病毒品種,否則學者無從知道要從哪一個病毒家族入手確認哪種病毒造成當年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