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歐盟駐港主任:多個公民團體因怕犯國安法不願會面 平權工權倡議工作更難
今天(10日)是國際人權日,去年 9 月履新的歐盟駐港澳辦事處主任高宇馳(Thomas Gnocchi),也說起上任一年對香港人權狀況的觀察。他說,以往一直密切聯繫的本地團體,不少都因為為害怕被冠上「勾結外國勢力」的罪名,而不願再與歐盟代表會面。
高宇馳追問對方斷絕往來的原因,得到的答覆往往是:「安全為上。」
公民團體一個又一個解散、遷出香港,高宇馳承認,就連非政治性的平權或工權倡議,也因失去了合作團體而變得舉步維艱。曾在塞爾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科索沃等地工作,高宇馳自言,見證過不同地方公民社會空間縮小的情況,相信失去公民社會,將對整個國家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
「公民社會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提升大眾(對不同議題)的認知度,以及促使政府為決策負責」,高宇馳強調,保障人權仍將是歐盟的優先事務,「歐盟將會一直堅守這些原則」。
談香港法治 高宇馳:quite problematic
高宇馳先後就讀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耶魯大學和天津大學,意大利藉的他除了懂意語、英語之外,也會法語、中文及一點塞爾維亞語。高宇馳指,自己在學及為意大利政府工作時,曾數次在北京及內地生活,當時在中國的經驗影響他至今。問及會否以普通話受訪,他笑言,「已是很久很久之前學」。
高宇馳看到,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後,「有些地方無可避免地變了」。《國安法》實施後才上任,他很遺憾看到香港作為一個開放社會,受到了愈來愈多的壓力,亦成為了中歐討論經常牽涉的題目。
去年《國安法》及今年「完善」選舉制度後,歐盟多次試圖推動全部成員國發聲,數度遭匈牙利否決,最後歐盟外交高級代表柏瑞爾(Josep Borrell)以個人名義發聲明,表明將派駐港代表旁聽民主派人士審訊。
歐盟駐香港辦事處前副主任韋理斯(Charles Whiteley)亦在今年 2 月旁聽黎智英案時說,當時歐盟已旁聽了 14 宗涉及社運人物的審訊。
對於法庭觀察,高宇馳說,駐港代表留意到有不少案件需等候多時才開審,但由於至今案件大多仍未完審,故不便多作評論。但他重申,歐盟對國安法損壞《基本法》的立場明確,並稱《國安法》抑制了特定的政治權利,「當談及法治時,我們看到有一些問題出現了(some issues that are in a way quite problematic)」。
港府過去多次重申,港區國安法通過之後,香港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維持穩固。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曾指出,「一國兩制」落實得好不好,歐盟沒有資格說三道四;並敦促歐方切實尊重中國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問題上的立場,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Play It Safe
上文提及柏瑞爾的聲明內,除了表明會派遣駐港代表旁聽民主派人士審訊之外,也表明歐盟會繼續向公民社會及媒體提供支持。
近年香港政府與傳媒的關係愈趨緊張。《眾新聞》早前報道,港府及各地經貿辦過去一年超過 130 次去信外國傳媒,當中包括丹麥、土耳其或荷蘭報章,近 100 封英語信件最常出現詞語包括「誤解、失實、誤導、錯誤、無根據」等用字;加上多位外媒記者被拒簽證、《蘋果日報》被倒閉等事件,高宇馳同意,香港新聞自由令人擔心,「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向政府提出相關事情的關注,這是我們這一邊可做的事」。
高宇馳指,歐盟過往亦有聯絡各個界別的持份者,廣泛討論政治、社會、平權、勞工等議題。不過自《國安法》生效之後,他發環很多聯絡已被切斷了(cut off)。
「我們看到很多持份者,不論是來自政治範疇或公民社會,願意與我們會面的人數都減少了很多,因為『勾結外國勢力』的罪名。當中很多人正常都沒有什麼原因要怕《國安法》,但大家都傾向不想冒險」,高宇馳說,曾問過團體不願會面的原因,他們僅指希望「Play it safe(安全為上)」。
高宇馳指,辦事處對香港環境很敏感,並不想置任何人於危機之中,但強調與非牟利團體會面只是正常外交活動,不應該被禁。失去了在港的眾多民間人脈,高宇馳形容感到可惜,假如再沒有公民團體把關,辦事處只能親自觀察香港情況,再向總部報告。
政府應容許倡議組織 不應只剩服務團體
中國自 2020 年起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件,雙方討論《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長達 7 年,但一直因中國人權問題而令協定進度受阻,今年 5 月,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優勢通過凍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批准程序,更稱此舉針對北京對歐盟人士的制裁與香港、新疆等人權問題。中國駐歐盟使團在決議通過後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是互利共贏的協定,明言「中方始終抱有誠意促進雙方合作,希望歐方與我們相向而行」。
「這是一個關於權衡的問題」,高宇馳談起中歐的政治矛盾與經濟合作,「對我們來說,我們提出一系列廣泛的議題供討論,我們希望可以討論一系列完整的議題。這些議題對我們來說都是互相扣連的(interconnected),你不太可能分開他們,說『好,忘記某些議題吧』,因為議題之間都有連繫」。
高宇馳說,自己在任期內的目標,是促進歐盟關注的事務與利益,當中包括處理《國安法》等敏感及具挑戰性的議題,同時亦包括氣候變化、性別和同志平權等較民生的議題。儘管公民社會空間縮少,但他認為一些較不政治性的倡議,仍有空間可做。他舉例指上月「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辦事處就聯同荷蘭領事館,在尖沙咀鐘樓舉辦亮燈活動,他笑指,「至少我們還申請到鐘樓」。
「我們看到數個非常重要的本地公民團體被迫解散,這並不是説不同界別的公民社會都消失了。我們希望公民社會的空間仍存在,仍可繼續做本來的工作」,高宇馳又了強調,公民社會不應只有提供基層食物、教育、藥物的服務團體可留下,政府也應容下主力倡議工作的公民組織。
高宇馳提起他的事業生涯中,也曾在其他地方看過公民社會被收縮的情況,「我想強調,公民社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角色,去提升大眾對議題的關注、推動倡議、迫使政權負責任,即使是歐盟,也有很多團體經常批評我們,但他們的角色很重要」,他續指如果公民社會消失,即代表問責政權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會消失,所以歐盟才一再強調要「令它繼續存活(maintain it alive)」。
歐盟今日(10 日)也在最新的人權日宣言表示,在 2021 年期間一直在全球加強保障人權的行動,包括首次向中國、朝鮮、利比亞、南蘇丹、厄立特里亞和俄羅斯等涉及嚴重侵犯和踐踏人權的人或政體,實施制裁,並計劃在 2021-2027 年期間投入超過 15 億歐元,以支援各地的民間社會組織和人權維護者,宣言最後重申,「實現人權不僅是人類尊嚴的當務之急;它是民主、和平與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中國政府曾經反駁,歐盟制裁是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在世界人權日之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外交部聯合主辦的「2021·南南人權論壇」,強調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舉起爭民主、爭人權的旗幟。官媒《人民日報》強調,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尊重和保障人權,鮮明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高宇馳表示,現在大家更關心人權情況,正正是因為近年人權受到打壓。對於仍留在公民社會的人,他一再強調,人權與自由將一直為歐盟的優先事務,「我們將繼續提升大眾的關注,嘗試去尋找解決方法,嘗試去改善現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