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網民指,自己經宣明會助養一名阿爾巴尼亞兒童,惟最近卻透過社交媒體發現對方「又煙又酒又跑車」,該「受助養男孩」更否認自己曾透過宣明會受助。宣明會職員昨日(9 日)向他提供一份共 6 頁的報告,指社區發展是該區的重點工作,當中包括學童獲贈新書包、為社區增設圖書館及遊樂場等。事主接受這是社區項目,但認為宣明會把項目包裝為助養計劃,有誤導成分,「成件事我一路以為係 direct touch 個小朋友」。

事主羅先生接受《立場》訪問時稱,宣明會職員昨日接觸他,並傳送一份題為「阿爾巴尼亞 Korca 社區的重點發展工作和成果」的報告給他。報告指出,Korca 位於阿爾巴尼亞東南部,項目在四個市或縣進行,約覆蓋 5 萬人,而宣明會則會與當地的學校、機構、社區組織等合作,改善當地人生計。

事主:包裝為助養計劃有誤導成分 

羅先生稱,接受這是一個社區項目,但若果將項目包裝為助養計劃,有誤導成分。「成件事我一路以為係 direct touch 個小朋友」,但原來小朋友不知情,「咁就冇意思啦」。他坦言,出發點只為幫人,但他不接受宣明會以助養名義去包裝社區項目,認為這可能是為了吸引更多善款而說的「美麗的謊言」,不太認同他們的「銷售手法」。

被問到會否繼續捐款予宣明會,羅先生稱仍在考慮,他說宣明會知悉事件後,第一時間已立即停止其捐款,但他現時未完全釐清狀況,認為如果宣明會可以解釋到,整個項目其實是社區捐助,未來只需要每季提交一份報告,「講當地起咗十間醫院,九個𡃁仔爛牙都醫得好嘅……咁我知咁樣係幫緊你。」他形容,原先透過信函或者聖誕卡,令他覺得同受助人很有關係,「當我發現原來我哋冇 connection 嘅,我咪有好大期望落差。」

宣明會:每年提供周年進度報告

記者向宣明會查詢,曾否向捐款人交代相關報告,宣明會回覆時稱,會向捐助者提供周年進度報告。翻看網頁版的報告,會有助養孩子的基本資料、孩子的成長資訊及家庭受惠項目,亦有社區發展成果。

香港宣明會總幹事馮丹媚早前在 Facebook 解釋事件,指善款是用來在當地社區推行改善生計等工作,又指此舉比直接給錢受助人,效果更長遠。惟遭大量網民留言反駁﹕「這樣就不是助養兒童,而是捐款發展社區項目。那就別拿兒童配對來招搖撞騙,還每年給我一張照片說是我正助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