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國施壓 要求跨國企業與立陶宛斷聯繫 否則趕出中國市場
中國-立陶宛關係仍然惡劣。中國海關近日一度將立陶宛剔除其「來源國」列表,令立陶宛貨物無法進入中國,立陶宛外長要求歐盟與中國交涉。《路透社》周四(9 日)再引述立陶宛副外長和當地工業界代表指,中國要求多間跨國企業與立陶宛斷絕聯繫,否則將他們趕出中國市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四回應,不了解《路透社》報道的情況,但強調中方一貫按照世貿組織規則行事,批評「立陶宛背信棄義,公然違背中立兩國建交時向中方所作政治承諾,在世界上製造『一中一台』,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路透社》引述立陶宛副外長 Mantas Adomėnas 指,中國正向跨國企業施壓,指如果他們使用立陶宛出產的部件和貨品,他們就不能再在中國市場銷售或在中國取得供應,已有一些公司取消與立陶宛供應商的合約。
立陶宛與中國的直接貿易額不大,但其出口型經濟中,有幾百間公司為跨國公司生產家具、食品和服裝等產品,再銷往中國。
當地工業界組織﹕部份立陶宛供應商成中國目標
代表幾千間立陶宛公司的立陶宛工業家聯盟(Lithuanian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ialists)證實,一些向立陶宛供應商購買貨品的跨國公司,已成中國目標。
聯盟主席 Vidmantas Janulevicius 表示,他們本周首次得知,中國直接向一個供應商施壓,要求其放棄立陶宛製的商品。之前,他們都只是認為威脅有可能發生,但現在終於發生。
Janulevicius 稱,令人最痛苦的是,那是一間歐洲公司,很多立陶宛公司都是這類歐洲公司的供應商。
報道引述當地一名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立陶宛正在考慮設立基金,以保障當地公司,免受中國報復影響。他又指,立陶宛政府正與受影響的企業討論,政府或會提供貸款等財政支援。
中國因不滿立陶宛容許台灣在當地設辦事處,宣布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為最低的「代辦」級。本月 3 日立陶宛確認,中國海關近日不再將立陶宛列入其「來源國」列表,令立陶宛貨物無法進入中國。不過,立陶宛商界周二表示,中國海關系統已重現立陶宛,該國企業可恢復與中國貿易,但原因未明。
立陶宛外長 Gabrielius Landsbergis 周一(6 日)去信要求歐盟代表立陶宛進行與中國交涉。歐盟貿易專員 Valdis Dombrovskis 與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 Josep Borrell 周三就立陶宛一事發聯合聲明,指正與立陶宛政府緊密聯絡,以及與中國當局接觸,以釐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