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 年 12 月 7 日,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夏威夷珍珠港基地(資料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文:Gunslinger 不曾遠去的硝煙】

如果,要舉一場戰役逆轉二戰的戰況,80 年前發生的珍珠港事件,可說是無出其右。雖然,這場戰役以日本絕對的勝利完結,但卻令本來置身事外的美國正式參戰,投入空前的人力物力,使本來與日德意等軸心國苦戰的中英蘇同盟國得到重要的援助,振作士氣,以更豐富的資源去對抗眼前的強敵。

差點能避免的戰役

這場戰役會否出現,其實也充滿變數。往昔,大日本帝國仍會敬畏英美等曾協助日本現代化的先進西方國家,即便侵華戰爭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日德意軸心國陣營已經建立,上海的租界區及香港等西方殖民地已被日軍重重包圍,日軍仍只是收集情報,未有正式進攻,以避免向英美等國開戰。以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思想親美的山本五十六為首的海軍部,更是對主張向歐美開戰的陸軍部的政策大為反感,山本五十六曾就 1937 年日軍於長江擊沉美軍內河炮算帕奈號(USS Panay)道歉,亦多次警告向美國開戰需付出沉重代價。不過,隨着英美荷等國為求日本從中國與法屬印度支那撤兵而對日本實際嚴格制裁,中斷對日本的石油出口,加上在東條英機等主張擴大戰事的狂熱分子主事之下,山本五十六只得策劃對美國這他所尊敬的國家發動突襲,只求削弱美國的軍事實力,迫使美國重返談判桌以緩解局勢。只是,事態發展,與山本五十六的打算背道而馳。

戰前密謀

作為太平洋最重要且較接近日本的大型軍港,夏威夷珍珠港自不其然地成為了日本的突襲目標。雖說,當時為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亦是垂手可得的目標,島內亦有更豐富的天然資源供日本使用,但夏威夷作為美國直屬的領土,攻擊珍珠港的意義更大,且當時珍珠港被視為戰線大後方的安全基地,未有如前線的菲律賓般嚴密佈防,就連魚雷防禦網也因讓軍艦出港更便利而撤走,使珍珠港成為日軍眼中的待宰羔羊。夏威夷島上本來有不少日本僑民,使日軍便於派間諜在島上刺探軍情,把整個軍港的佈署摸得一清二楚。山本五十六積極訓練的海軍航空兵,成為了此場作戰至關重要的執行者,在確保自身有足夠能力執行作戰,情報收集妥當,日本便決定邊繼續和美國和談,邊策動突襲,山本五十六此刻仍希望和談能有所進展,只要和談順利,便撤回作戰命令。只是,用作轉移視線的和談,想當然而失敗告終,夏威夷作戰如箭在弦。

12 月 2 日早上,日本國會決定對英美荷宣戰,與同為軸心國的德意兩國表明意向,並向已提前秘密啟航至夏威夷附近的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官南雲忠一傳達「登上新高山」(新高山即台灣玉山)及「1208」的密令,表示開戰決定已下達,於日本昤間 12 月 8 日發動攻擊。本來,如果美國發現到聯合艦隊秘密接近的話,日本方面會視為行蹤曝露取消作戰,但根據間諜回報,珍珠港一直未有提高戒備,雖然航空母艦全部不在港內,但港內仍有 9 艘戰艦、3 艘巡洋艦、17 艘驅逐艦,另加船塢內 4 艘巡洋艦與 3 艘驅逐艦,有足夠作戰目標,雖然負責事前偵察的日軍袖珍潛艇曾被美軍掃雷艇禿鷹號(USS Condor)發現,並由驅逐艦華德號(USS Ward)擊沉及報告,夏威夷國民警衛軍亞駒下士(Corporal David M. Akui)也俘獲了其中一艘袖珍潛艇操作員酒卷和男(他是第一名美軍捕獲的日本戰俘),但美國海軍總部仍未重視此情報,珍珠港也未有加強戒備,故作戰如常展開。

血色清晨

第一波攻擊由 183 架日本戰機組成,當中 89 架九七式魚雷攻擊機負責攻擊戰艦,51 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負責轟炸福特島和惠勒機場,機動性強的 43 架零式戰鬥機則負責擊毀已起飛的飛機並奪取制空權。這些飛機雖然被美軍奧帕納雷達站所發現,但防空中心誤以為只是由加州飛來的 B-17 轟炸機機隊,故錯過了戒備的時間。正當大部分美軍官兵仍在星期日的清晨睡眼惺忪時,日軍的炮彈便灑在軍港。早上 7 時多,日軍的炮彈如雨下在戰艦上,指揮第一波九七式機隊的淵田美津雄向南雲忠一傳達「虎!虎!虎!」的信號,以示偷襲成功。由於島上的美軍對偷襲毫無準備,處於驚愕狀態,未有多少還擊,故日軍成功襲擊一眾目標。機場上不少美軍戰機被日軍摧毀,只有少數戰機成功起飛,使美軍無力制衡日本的空襲。

幸運的是,港外的美國航空母艦躲過了是次偷襲,企業號航空母艦(USS Enterprise)的 18 架俯衝轟炸機及一些美國本土飛來的 B-17 轟炸機來得及在由 171 架日本軍機組成的第二波攻擊來到時反擊,使部分港內的美軍軍艦如內華達號戰艦(USS Nevada)來得及離開港口逃離戰火。本來,不少日軍將官建議再發起第三波攻擊,但負責前線指揮的南雲忠一可能因預計美軍防空力量會大幅加強,或是不清楚美軍航空母艦會否來得及增援,使第三波攻擊失效,平白損失珍貴的戰機與飛行員,或者是根本未有足夠資源與燃料去進行第三波攻擊,故決定見好即收,未有發動第三波攻擊。有學者認為,假若第三波攻擊成功進行,珍珠港會被徹底摧毀,無法再成為海軍基地,美軍艦隊只能撤回本土使美軍對太平洋的反攻延後一年,整場太平洋戰爭也會延長兩年。不過,就是因為第三波攻擊未有出現,油庫及艦隊司令部等設施未被攻擊,使珍珠港很快得以重建,使珍珠港再次重新運作,讓美軍能奪回太平洋戰爭的主導權。

投石引發的國際情勢海嘯

整場珍珠港事件,持續了 1 小時 50 分鐘,美軍共有 5 艘戰艦、2 艘驅逐艦沉沒,3 艘戰艦、3 艘巡洋艦受損,另有 188 架飛機被摧毀、155 架飛機受損,共 2,403 名美軍官兵死亡,1,178 人受傷,另有 68 名平民死亡,35 人受傷,整支太平洋艦隊受到重創。日本方面,則只有 29 架飛機被擊落,64 人死亡,另有 4 艘偵察用的袖珍潛艇在突襲前被擊沉,1 艘袖珍潛艇連 1 名操作員被俘。珍珠港事件被視為日本宣戰之舉,日本同時入侵香港及中國境內各租界,並隨之發動南方作戰,攻取菲律賓、馬來半島、荷屬東印度(即現在的印尼)、關島、英屬婆羅洲(即現在的東馬來西亞)、俾斯專群島(即現在的巴布亞新幾內亞),使日軍全面控制東南亞。美國隨即在同一日對日本宣戰,把 12 月 7 日剖為國恥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一眾英聯邦國家還有部分中美與南美國家也隨即對一眾軸心國宣戰,滿洲國及一眾軸心國也對德國宣戰。

本來,日本對美國的宣戰早於珍珠港事件爆發前已送到華盛頓,但因宣戰書太長,未來得及解碼及打印,直到襲擊發生後才來得及通報華盛頓,傳到夏威夷已經太遲了。不過,即使宣戰書來得及公佈,美軍也可能來不及抵禦日軍的突襲,頂多只是減少人員傷亡及避免有如此多軍艦戰機被摧毀。另外,就是因為宣戰書來不及在突襲前讓華盛頓方面得知,美國朝野皆視日本為不宣而戰,舉國憤怒,因此更有決心去以舉國之力向日本還擊,使山本五十六最初希望迫使美國重返談判桌的構想湮滅,直接陷入他最初警告的處境,自己也在空中視察時被美軍擊落斃命。就是因為美國以舉國之力參與二戰,二戰的戰局被全面扭轉,同盟國最終戰勝軸心國。

 

原刊於不曾遠去的硝煙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