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玄小學按教育局建議 向學生播南京大屠殺片段 小一學生受驚、家長投訴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 84 周年,教育局上月致函全港中小學校長,建議學校舉行「南京大屠殺」悼念活動及講座,包括播放一段約 5 分鐘的片斷,當中包含日軍處決百姓、嬰幼兒屍橫遍野的畫面。圓玄小學及保良局回覆指,曾於12月9日的德育課堂中進行悼念南京大屠殺活動,並應用了教育局提供的教材,讓學生了解國家歷史事件。校方指,得悉有部份學生感不安,會疏導學生情緒,日後會倍加留意,按不同級別情況適切調整教材,讓學生了解歷史事件同時,亦會更顧及學生的情緒感受。
FB 專頁「豬心記者」昨指,有家長透露屯門的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上周四於一年級德育課向學生播放南京大屠殺片段後,不少學生恐慌嚎哭,引起家長不滿。校方昨日向家長發通告回應,形容「我們也痛心有孩子感到不安」,將於兩日後的公祭日,增設「特別班主任節」疏導學生情緒,又稱會為有需要學生提供適切情緒支援。
教育局回覆《立場》查詢時表示,向全港學生提供教材時,並無硬性規定所有學校,無差別地向所有班級的學校播放有關真實內容;指出,「無論如何,戰爭本身是殘酷,我們必須從歷史中學會珍惜和平、尊重生命、寛恕別人、愛護國家」。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則未有回覆。
FB 專頁「豬心記者 Read write and seek」昨日發文指,屯門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有家長透露,該校德育科老師上周四( 9 日)在課堂播放一條長約五分鐘關於「南京大屠殺」短片,當中涉及戰爭真實片段,包括日軍處決百姓、嬰幼兒屍體遍地場面,即時令部分學生恐慌嚎哭;隨即引起校內家長群組批評,亦有家長直接向學校投訴。
該家長說,老師知悉學生情緒波動,只叫他們邊看邊說「唔駛驚」,解釋戰爭「殺了很多中國人」、「有些少挑起民族仇恨」;質疑老師漠視兒童對殘忍戰爭場面引起的恐懼情緒:「為甚麼不調整,揀適合他們年齡的內容?」又指本身德育堂只是講怎自理、執書包,沒想過一下子講這些內容,小朋友難以明白亦很驚。
豬心記者引消息:不單是一位老師如此處理事件
文章又引消息說,有其他年級學生看罷影片、情緒激動,而老師做法同樣是繼續播放,而非停播作出任何安撫學生情緒,「即不單是一位老師如此處理事件」。
教育局上月向中小學校長發信,當中提到建議悼念活動播放長約 5 分鐘「共赴國難,南京大屠殺」影片,由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製作片長五分鐘。片段中有當時屠殺片段,包括日軍強搶婦女的幼兒、拖行行老人;將平民推入戰壕活埋;槍決、火燒南京城及嬰幼兒屍體遍地鏡頭,歷時約45秒。片段開首有提示,指「部分鏡頭可能引起觀眾不安,敬請留意」。
另一段建議播放短片為 9 分鐘的《新華網》「歷史不會忘記」,當中穿插日軍強搶婦女的幼兒及屍體遍地、及屠殺倖存者訪問。
校方:周一公祭日增設「特別班主任節」疏導學生情緒
校方昨日發通告回應事件,指提早在上周舉行南京大屠殺的悼念活動。該校在通告強調,是應用教育局提供教材,「本想讓孩子從歷史中領悟和平的重要性,珍愛和平」。校方說,得悉有學生上課後感到不安,強調日後會加倍留意,審慎考慮孩子的感受,對教材作出適切調整,「既考慮孩子感受的同時,也可讓孩子接受民族和國家責任感教育」。
校方續指,「我們也痛心有孩子感到不安」,提到將於周一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帶領學生默哀一分鐘後,增設「特別班主任節」時段疏導學生情緒,「教導孩子用不同的方法面對困難,讓孩子分享感受,珍惜所有」。校方又呼籲家長通報學童情緒狀況,將會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情緒輔導,家長亦可聯絡兩位駐校社工跟進,
教育界候選人:教材片段極為不安、暴力 要求教育局重新檢視
立法會選舉教育界候選人丁健華在 FB 發文表示,收到多名教師和家長反映,不點名指有學校播放片段後,學生情緒不穩,特別是小一至小三學生,回家後仍處於不安、驚恐、害怕情緒,不停哭,晚上「發惡夢」;更有學生問母親「點解要殺死個 BB?」。
丁健華強調,認識歷史是國民責任,但係教育局提供的教材片段中,包括多個日軍射殺、活埋、殘害中國人畫面,極為不安。丁要求教育局立即檢討、調整內容,包括重新檢視暴力、不安片段、相片是否適合在中、小學播放、處理令人不安畫面,有沒有指引給學校等;重申「教育局不要以一句『因應校情』就把責任推卸給學校,讓前線老師成為了代罪羔羊」。
立法會選舉教育界其他參選人包括文詩詠、林日豐、林泳施及朱國強。
梁英芬:日後製作教材應多諮詢各持分者意見
立法會選舉選委會界別候選人梁英芬今則去信教育局,提到昨晚起收到多名教育界人士反映,教育局向學校提供的南京大屠殺影片,包含日軍刺死、射殺、活埋中國人等血腥、殘暴的畫面,認為不適宜向學生播放;亦有家長表示,子女日前在學校看畢影片後情緒一直低落,向老師查詢後獲悉影片是由教育局提供。家長根據子女覆述影片內容和觀後反應,認為影片不適宜小學和初中學生觀看。
她表示,「過早讓孩子接觸令人不安、恐慌的畫面,只會揠苗助長,令學生以後抗拒、恐懼認識南京大屠殺,無助於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已去信教育局局長,呼籲局方重新檢視向學校提供的影片及所有教學資源,確保符合各個年齡層的學生的心智成熟程度,做到因材施教,並且向學校提供指引,建議如何輔導學生接觸史實後的不安情緒,建立正向愛國價值觀,日後製作教材時亦應多諮詢各持分者的意見。
立法會選舉選委會界別有 51 人參選,詳見名單。
教育局:無硬性規定所有學校,無差別地向所有班級播放真實內容
教育局回覆《立場》查詢時表示,教師可在看完教育局提供的資料後,按學生的年紀、心智發展和校情,選擇合適的教材或是選播合適的段落;又指學校和教師如有疑問,通告上已提供教育局的聯絡方法,方便學校查詢。
針對港台片段,教育局強調有關紀錄片,早已在本港免費電視台播出,並上載互聯網頁,屬於公開資訊,任何人士均可瀏覧;而影片亦有提示「以下部分鏡頭可能會引起觀眾不安,敬請留意。」教育局續指,學校同工就「南京大屠殺」備課後,可以決定選取有關紀錄片或其他材料進行授課。
教育局重申,向全港學生提供教材時,並無硬性規定所有學校,無差別地向所有班級的學校播放有關真實內容;指出,「無論如何,戰爭本身是殘酷,我們必須從歷史中學會珍惜和平、尊重生命、寛恕別人、愛護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