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記念香港保衛戰周年 精選18人物回顧18日戰事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亦捲入戰事。抵抗日軍入侵,駐港英軍及一眾盟軍,遂展開為期 18 日的「香港保衛戰」。
適逢香港保衛戰 80 周年,研究及推廣香港歷史的民間組織「Watershed Hong Kong」即將出版新書《香港保衛戰紀 —— 十八個需要記住的香港故事》。組織認為,香港保衛戰不但是香港史,更是「是中、英、美、蘇等盟軍攜手對抗法西斯軍國主義的重要章節」。此書輯錄 18 個人物的故事,從而回溯 18 日戰事,幫助讀者「在充滿無力感的絕望中找到態度」。
早在五年前,「Watershed Hong Kong」曾於香港鬧市舉辦「The Living Monuments」活動,重演當年人們奮戰抗敵的面貌。今年也不例外,更準備一本「輕宜」的故事書,方便大眾拿起來向下一代「講故仔」,讓這些「香港故事」流傳下去,成為大家的「共同回憶」。
組織在 18 日戰事裡,精選 18 個人物,包括:印度旁遮普營機槍手李森、加拿大皇家來福槍營甘德上士、香港義勇防衛軍賴廉士中校、首任古蹟辦執行秘書白德醫生等。他們當中有來自海外的援軍,也有本地華洋市民。因為戰爭,這些「國籍、膚色、社會地位都差天共地的人在香港相遇」,而且為著同一目標合力奮鬥。
這些人物在香港相遇之後,有人不幸喪生,有人捨命救人,有人滯留淪陷區,有人逃出生天。《香港保衛戰紀》一書通過人物故事的形式,仔細梳理歷史,盡量重塑真實面貌。事隔八十年,回顧昔日惡劣環境下掙扎求存的經歷,組織承認「不一定能夠帶來希望和救贖」,但相信「真實的希望,孕育自真實的回憶和故事」,重溫往日保衛香港的人物故事「可以令人在充滿無力感的絕望中找到態度」。
組織借用戰時被俘受役、戰後出任天文台台長的希活(Graham Heywood)一句感言為全書收結:「也許,我們不幸生於亂世。但也許,我們這一代人有絕佳的機會塑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