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樂園,失樂園 — 「antiplayground」跨媒體展覽與混種表演
說起「playground/樂園/遊樂場」一詞,會令你聯想起甚麼畫面?
孩提時代嬉遊過的街角公園,佇立在中央的那個紅黃色的攀爬鐵架,頓然拔地而起,然後是不住轉動的的氹氹轉,上面站着一些童年時的朋友,兜轉之間,他們的面孔由清晰漸變模糊,兜轉之間,他們淡出,兜轉之間,氹氹轉切換成樂園的迥旋木馬。氾濫的霓光斑駁交疊,拖慢這場兜轉,同時掩沒在迥旋中載浮載沉的那些人影。驀然,霓光熄滅,木馬停步,只消數秒的晃眼,木馬便給削去半頭,軀幹傾倒,遺骸四散。然後,我回到上一個幻想空間,只瞥見公園的攀爬架已經消失,紅黃油漆汨汨流注地上,填滿了橡膠地墊的夾縫,構成一個小型阡陌,圍着一些似是而非的新遊樂設施。最後畫面遁入黑暗,筆者對「playground」的聯想到此為止。
將「playground」一詞直接與既定觀念所指涉的樂園和遊樂場扣連起來,恐怕是一種經過自身記憶強化的思想慣性,但離開了這些約定俗成的「樂園」場域,是否就代表那些「樂」不復存在?即使「樂園」突破了場域囿限,成為一套流動的說法或概念,它背後似乎還附帶着時間的枷鎖。為何當我們想像「playground」,便會很下意識地向時間線上的過去那端回溯?這些年,有句美話很流行:「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由少年到半生之間,究竟每個人不盡相同的經驗,怎樣改變自身對「playground」的想像,好讓「少年」變成記憶中的故里?本地聲音藝術家/作曲家趙朗天,與研究員/寫作人何映宜曾數度聯手,以聲音場域作品揣摩記憶,今次交出「antiplayground」企劃,便以哲學、建築與保育,甚至影像和多媒體角度開展座談式表演,引導觀展人仔細觀察每個有形的樂園;另一邊廂,展覽空間內進行的跨媒體作品,則把理性資訊兼收並蓄,同時結合觀展人自身的情感記憶,駁通那些無形的「樂園」。
作曲家趙朗天的創作,不時與描述主體保持距離,縱然作品間或起源於自身經歷,他傾向抽取經歷裏的細微元素加以延伸,為創作和自身生活建立一種迂迴的象徵意義。這種處理手法固然騰空了音樂作品的資訊性,增加受眾解讀的餘裕,但卻需要多媒體作品的其他元素配合,才能確保整個場域氛圍,發揮恰如其分的引導角色,帶領觀展人好好補白。
記憶中的具象事物,總是曖昧不明,總是游離常變。來到樂園的情境,這種曖昧沒有消散,團隊在拿捏與有形樂園相關的場域符碼時,連繫到孩童嬉戲流連的波波池,連繫到前文提及的迥旋木馬,分別以聲音和裝置藝術詮釋。
在裝置作品〈31 Songs〉中,團隊把與這座城市相關的音樂作品的樂譜放入膠袋,在膠製品的基礎上,該空間的地上則放滿流動的鮮艷膠波,與膠袋恰恰呈現截然不同的塑膠形態。一脈相承,膠袋內的樂譜亦是音樂作品另一款形態,故這部「變態」作品,呈現了流動不息的成長記憶,如何緩緩扭動人的聲音印象。
團隊巧用沉浸式聲音裝置作品,亦與記憶中的無形「樂園」遙相呼應。與其直線放射豐富的音樂材料,這個展覽很注重聲境設計。〈Symphony of Situations〉是展覽一部重點音樂作品,成為引導觀展人的關鍵。團隊邀得本地四重奏 Cong Quartet 演奏作品內大量充斥氤氳感的樂音,同時演員 Christine He 則從形體表達人不住尋回樂園裏的「樂」的歷程。如果〈31 Songs〉是關於記憶虛實的拉扯,〈Symphony of Situations〉進而探討當中快樂的散失。作曲家憑藉對迥旋木馬的印象,烘托出樂園內的「樂」,委實可如同「樂園」一樣,隨人生階段和經歷不停變動。而當人以為自己在追尋那份心中的所謂「樂」時,「樂」的狀態,可能已在不知不覺間改變到難以辨認。
「antiplayground」,不樂園,失樂園,究竟失去的是每人心中不同的那些「樂園」,還是某個園地裏的快樂?當人們慨嘆昔日樂園逐個消失時,或者忽略了更多的物是人非。樂園依舊在,只是快樂不再,似乎才是「antiplayground」裏這個「anti」前綴的精髓。
(全文完)
「antiplayground」
展期:2021 年 12 月 17 日 - 2021 年 12月 26 日
時間:15:00 - 22:00
展場:Soho Yard,香港中環奧卑利街 19 號
購票詳情:https://www.popticket.hk/event/antiplayground
貳零貳壹年拾貳月拾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