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ity is dying,名句十年,至今仍然瀕死。城市漸漸崩壞,像世界末日,邊緣化作飛灰,無從迴避十面埋伏,是人是豬也墜入陷阱。海枯石爛,天荒地老,連自然亦遭逢劫難。

香港年輕詩人陳李才,捕捉城中魎魅魍魑,關注生態,悲歌《只不過倒下了一棵樹》,在《漫長的霧 黝黑的光》,看見城中畸零。詩人如先知,筆墨文句,一一與世界應和。

手寫體出自:吉光片羽 | The inklings ©

〈來臨〉

我們所設想的自由
是在頭顱之內還是之外

我們的頭顱
是在自由之內還是之外

Dying or Coming,現在進行式,禁忌紅線,像眾多詩人,包括陳李才,詩集遭殃下架。我們都想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然而那名為暴政的巨獸來臨,讓一切變得緊迫。

「設想的自由」,屬於概念層次,哲學思辨,在腦海心靈或社會制度,討論尚有餘暇。到了下節,肉身將因追求自由,頭破血流。詩人質問,之內還是之外,命與靈的張力。

〈幽靈〉

大概他積雪的頭髮
早已適應新商場的低溫
帶著一個舊紙袋
有點遲疑
卻始終跨越了無形的
界線,步入

開放式咖啡店
滿座,而他蹣跚穿過
椅子之間的縫隙
盡量不打擾
直到有人離座,便坐下
桌上未用的紙巾與餐具
被他收進袋裏,並且

飲下別人杯中殘餘的一半
黑暗
讓自己也有顏色

露宿者、麥難民、街友,活著如幽靈,我們看見他們,無視他們,還不如老鼠。唯獨此際,連Homeless也要申請證明,無法出行安心,剝奪最後的尊嚴與自由。

以靈喻之,非實體、非存活、飄浮飄泊。積雪是時間,長年累月,困苦成就厚白。唯幽靈本無形,來去逍遙,商場卻封鎖、界線造成遲疑、蹣跚,深恐驚擾他人。

偷偷飲用二手咖啡,必須閃躲俗世眼光。金錢買的上一半,冷掉沉澱的下一半,揭示社會的兩個階層,溫飽線的界線。唯獨詩人,看見那些染了黑色的臉孔。

Photo by Sabbir Rahaman on Unsplash

〈山〉

— — 你走吧
山不會這樣說
因為山一直敞開

把門關上的
是人,翻土砍樹
毀掉山的一半
然後把山的名字歸還
給荒蕪的城巿
如果在此舉行葬禮
需要契約
需要靈堂牌匾
與擺設
而你最好不要相信自由
不要介意真實
其實葬禮早已開始

其實葬禮早已開始
從前你踏草而行
每步細碎微弱的聲音
山都記住
有天當你成為死者重回這裡
林中有片透光的樹葉
像一張便條
— — 請進來吧

城中的野豬的逐一消失?我們都在反思,豬原來居於山上,不受打擾,悠閒快樂,生活居所受外來破壞,港豬挺身而出。山豬成為政權的眼中釘,多麼無辜可憐。

自然,遠比我們開放,從不拒絕來者。君子以厚德載物,向山向海,學習做人;上善若水,沒田野山脈,人類何曾存在。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的想像,和詩人相似,由山出發。山河觀看來者,故不會說:「你走吧」;同時呼應了,結尾一句:「請進來吧」。

自工業革命,科技文明,人彷彿成神。山本無路,我們的行徑,留下無數摧殘;山本無名,因理性各自規定,以此佔有。城巿到最後餘下荒蕪,甚至沒有葬禮。

這場葬禮,由詩人舉辦,「如果」之悲。契約、靈堂牌匾、擺設,又何曾存在?現實如此,詩人卻言:「其實葬禮早已開始。」葬禮不是單單屬於山,也在於人類生死大限。

「有天當你成為死者重回這裡」,麈歸塵,山依舊一直敞開,林中有片透光的樹葉,像一張便條,永遠告訴我們,請進來吧。那是自然的溫柔,記住,每步細碎微弱的聲音。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