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園蝴蝶保育區今年發現 7 種過往從未在港有紀錄的蝴蝶品種,環保協進會指出,有關發現反映全球暖化下導致物種向北遷移,有可能造成生態混亂。他呼籲港人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保育區顧問委員建議港人節省用電,並減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每個人減少少,積埋可以好多」。

環保協進會總幹事邱榮光表示,本港往年平均每年發現一種新蝴蝶品種,但今年「驚訝地」發現七種新品種,反映氣候改變會影響蝴蝶物種的分布。他解釋,本港處於亞熱帶地區,本地蝴蝶多數是溫帶生物,現時發現來自東南亞熱帶地區的蝴蝶,擔心造成生態混亂。

本港新發現的珍灰蝶 (環保協進會提供圖片)

他分析,在全球暖化下,物種將會向北移向較凍的地區,香港的天氣和溫度越來越適合熱帶地區的蝴蝶聚居,在港落地生根,「點解馬來西亞、泰國呢啲熱帶地方嘅蝴蝶竟然走咗上嚟香港住?就係因為我哋好熱。」鳳園蝴蝶保育區顧問委員潘瑞輝表示,7 種新發現的品種中,珍灰蝶擁有較為特別的長翅尾,其寄主植物在市區廣泛種植,相信已在港定居。

另外,白襯安灰蝶和卡環蛺蝶亦發現大量繁殖記錄,相信牠們均在香港落地生根。潘又指,除了七種新蝴蝶品種外,亦再次發現已消失多年的帥蛺蝶和斯米玳灰蝶的蹤影。

環保協進會最近一次考察,發現在香港失蹤多年的帥蛺蝶。 (環保協進會提供圖片)

潘瑞輝指,本港發現新品種的同時,亦有本地品種消失,例如枯葉蛺蝶已在港消失近十年,波紋黛眼蝶則變得罕有,估計是已北移的物種。邱榮光補充,目前暫未見外來品種與本地蝴蝶有競爭。潘瑞輝亦說,蝴蝶在生物鏈上屬於基層物種,是雀鳥和其他物種的食糧,以及負責傳播花粉,而且不會進食其他物種,相信其侵害性不大。

邱榮光指,本港全球暖化下,氣溫平均每十年上升 0.24°C ,維港海平面亦不斷上升,加上香港的酷熱天氣日數增加,認為實現碳中和的行動刻不容緩。他解釋,碳排放增加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產生溫室效應,令氣溫升高;建議市民減少用電和冷氣,以及乘搭公共交通,「每個人減少少,積埋可以好多」。他認為,香港應該更著重於再生能源,使用沒有碳排放的設備,和加快落實風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