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傳來一支來自「馬步學會」的影片,講者有特別的行山技巧,比那特別的朗誦技巧還要特別。

片中的理論是這樣的:因為上山下山需要四頭肌的力量頗大,同時連帶髕骨腱 (patella tendon, 片段說是靭帶 patella ligament) 同時受壓,所以要將原本將四頭肌要負擔的壓力卸力於週邊的肌肉,所以建議上山的時侯上外八字步,下山時侯走內八字步。

他說,這是要增加腳掌對地下的抓力。上山走外八字,可以激發臀肌、大腿內側的內收肌協助上山。下山走內八字,可以增加股內外旋肌的活動,可以為四頭肌卸力。

問題來了。造物主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設計師。四頭肌的存在,本身就是用來撐直膝關節,或者在下坡的時侯用來吸震和腳跟衝向地面的地心吸力。為甚麼硬要其他原本沒有負責這工作的肌肉去放棄原本的工作,繞個路來幫四頭肌卸力?

這些肌肉首先要在原本功能以外要額外支撐體重。因為要「繞路」的關係,這些肌肉都被放在一個關節已經旋扭的位置,不論是奇怪的拉長或縮短,都會令其幫助四頭肌功能的工作大打折扣。另外,這些要被徵用為四頭肌抬轎的肌肉,本身有沒有足夠的肌力要支撐原本的功能已經成為疑問,要這些肌肉再要額外支撐四頭肌的功能會否造成肌肉拉傷甚至撕裂,也是一個疑問。

片段也提及因為上外八下內八的方法令關節的幅度減少了,可以減少對靭帶的拉扯從而減少拉傷。但正如《無間道》倪永孝(又名𡃁坤,吳鎮宇飾)名句:「出得嚟行,預咗要還。(出來混,就要準備要加倍奉還)」,減少了的前屈後伸幅度,最後額外在靭帶上的不正常扭力其實更容易令靭帶有勞損甚至撕裂。膝前十字靭帶 (ACL) 、膝內側副靭帶 (MCL) 、踝外側三條靭帶都會因此遭殃。

而關節受力更因為這些旋扭而有扭傷機會,少至下山時「拗柴」扭傷踝關節,大至其實片段下聰明的讀者已經在問這個方法對膝半月板有多大衝擊。如果是關節有比較鬆,甚至大腿股骨用來盛載「菠蘿蓋」髕骨的凹陷位較淺的話,也會造成脫臼。

更多人問,這是否「二字鉗羊馬」的步法?馬,是用來紮的。紮馬的原意本身是用來加強站立的穩定性,不論攻擊或防守時都可以將力量透過核心轉移到微曲的膝及踝關節作卸力作用,和建築學的「張拉整體結構 (tensegrity) 」不謀而合,透過不同軟組織連接骨骼的張力將整體撐開,受壓時也透過不同方向卸力,也因為同樣的張力可以在壓力消失後回彈到未受壓的水平。但二字鉗羊馬的設計主要目的是在雙腳站立時鞏固穩定性,就意味著這方法不能應用在登山時只有瞬間單腳著地的狀況下產生同樣作用。

「謝分享」

真的知識分享,讀者會表示感謝;完全瞎扯的,觀眾也會有雪亮的眼睛去跳到下一段片去節省自己的時間和數據。但用一些科學術語、類生物力學甚至武術理論去包裝的所謂智慧,才最令人走火入魔。

原刊於作者博客作者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