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反脆弱到不對稱 — 讀《不對稱陷阱》(skin in the game)(二)
《不對稱陷阱》在 Taleb 整個 Incerto(不確定)系列中為非技術性附注,而同系《反脆弱》擁有核心的地位。Incerto 系列中眾多概念,包括有名的「黑天鵝事件」,也圍繞著反脆弱而生。故要更好理解 skin in the game 概念,看倌應先了解它與反脆弱性的關係。
Taleb 稱反脆弱為生物的特性,在接受一定程度的風險下使其成長。其例子如希臘神話中的九頭蛇(Hydra),其對比就如石頭(強硬而不是接受波動)或脆弱致被塗汰者。換句話說,只要有意識地冒險,並將之克勝,就會成長。反之如般石頭不接受任何波動,風險就會集中及使其脆弱顯現而崩潰。Taleb 也發現只要把脆弱性轉嫁他人,例如透過資訊不均稱去隱藏風險,使人承受本來過度風險而滅亡。這就引伸出前文曾提及的「白銀法則」:「汝不得犧牲他人而變得反脆弱」。可是風險不平衡在商界、學界等仍比比皆是。
這種不均稱的起源於有權而不問責的情況。Taleb 認為 08 年的金融海嘯就是這樣的情況,保險公司承保了大量不良貸款證券化債券,又昧於 normal distribution 而認為不會「爆煲」。當中,把不良貸款證券化的投資銀行,曾公開表示不會出問題的記者和經濟學家,沒有意識到風險集中到了臨界點的分析員,和用納稅人金錢「救市」的官員,享受制度帶來的好處但把責任向外推,結果轉駕風險形成系統崩潰。就連其災難結果也充滿不對稱,頻臨倒閉的金融機構不單能避過絕罰一劫,肇事投行高層也能帶著花紅逃之夭夭,代價卻由世界各地購買以為是債券的有毒產品所付出。相信看倌對「雷曼迷債」仍然有印象吧!今日金融界仍受其惡果影響。
Taleb 又細分為個人及行為或企業行為兩個層面:
個人方面,Taleb 書中不時大肆撻閥光說不練,或說話不需負的公眾人物和專業人士。一種是「脆弱推手(Fragilistas)」:就是上文一眾以專業或學者作幌子,經常發表言論的人。他們或許不是惡人,但卻宣傳一套不單錯誤地令人相信早已充滿脆弱性的現況安好,令人氣憤的是出事以後部份人更作「事後預言」,以解釋為其言論開脫問責。更不用說事後只選擇性記憶對自己有利的言論。另一種是「香檳社會主義者」,即是講一套做一套。尤其是近年左翼人士經常被嘲笑為左膠,原因就是這種離地。
企業方面,因為機構公司不是個人,沒有自然的倫理,故更容易成為脆弱推手。Taleb 一直指責官僚和誇國大企經常輸出脆弱性。官員只求達到上級要求和等指示而不顧政策對小市民的影響,投行輸掉顧客的錢還能拿花紅,大企賣長遠危害顧客健康的產品能夠繼續。更大問題是,官僚和企業更可因財雄勢大而反制了批評的聲音。故此作者叫人小心 marketing,因為企業為了壓低成本會造出最不理後果的產品。
正如書名所題,對付風險不平衡的方法就是「切膚之痛」,問別人本身會如何應對。可是,自 2014 年起香港出現了一股歪風,每當在網上大放厥辭者被問到他做了甚麼,反問者都會受到語言暴力或被取笑作「錦鯉」。不過無論他們再多口水也改不了他們不為言論負責,是脆弱推手的惡行。尤其當資訊越爆炸越令人圍爐,以至更容易受這些推手蒙蔽而承受風險。故此作者多番強調言者披露自己參予的重要性,這不是甚麼鬥 CV,而是切身參予值得有更受人重視。因為切膚之痛便是衡量風險的方法。
另一方法為不容許公眾事務上把個人利益置於集體之上。Taleb 引了不少古代的例子,如建築師需要在自己的構築物中生活一段時間,羅馬兵團若被懷疑怯戰將會去以隨機方式殺掉十分之一,說明如何使私利凌駕公德時受到懲罰,對後果有切膚之痛。可見如今不少官僚及企業,口說集體負責實際就是集體不負責。如今,把內部問題說成勾結外部,把負責外推,就不能怪市民躺平冷眼看你下場如何。
作者更進一步提出「匠人精神(soul in the game)」,除了個人因傾盡一切每一個細節都做好,這也應用在企業上。Taleb 引 Steve Job 作例子,指產品造得細緻的企業有更好的定價能力,可見為生存企業不一定把脆弱性推向消費者,成為企業倫理新指標。相比起北方整個產業上下也是抄襲或外購拼湊而成,不單不成匠人更陷入內捲競爭,試問又怎能與外國產業叫陣?
以上對反脆弱性和與不均稱的簡單說明,有助理解整本《不對稱陷阱》和《反脆弱》。正如 Taleb 所述,他對於反脆弱性的關注是出自倫理層面的關切。故此由不對稱性產生的不良後果正好是理解反脆弱性的切入點。餘下有關《不對稱陷阱》的書評也會由這方向發展。看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