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 指中英聯合聲明沒有「普選」、「民主」字眼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針對香港自英殖年代以來至今的「民主發展」作出回顧及展望。報告指,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沒有民主可言,反觀今年「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下,香港民主發展「前景光明」。
白皮書在第七屆立法會換屆選舉創下歷來最低投票率後發表,「前言」指出,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沒有民主可言。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實行一國兩制方針,創建了香港的民主制度,並在實踐中支持其不斷發展完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建立發展香港民主的決心、誠意以及付出的巨大努力一以貫之,有目共睹。
白皮書指,英國管治香港期間,港英當局長期實行高壓政策,嚴密管控新聞出版,鉗制言論自由。報告舉例指,1952 年 3 月,《大公報》因轉載《人民日報》關於港英當局暴行的短評,被判刊載煽動性文字罪,受到罰款停刊的嚴厲處罰。
提六七暴動 三報紙因呼籲反抗被封禁
香港於 1967 年爆發暴動,報告指,1967 年 8 月,三家報紙因刊登呼籲香港同胞反抗鎮壓的文章,被港英當局以刊發欺詐性、煽動性文章為由封禁 6 個月,報社所有者和印刷商被判入獄三年。
國新辦指,面對香港社會不斷提出的民主訴求,英國政府一概予以拒絕或者置之不理。白皮書批評英方在其殖民統治香港的最後階段急切加速推進政制改革,「完全是別有用心的政治操弄,作為所謂光榮撤退部署的一部分,英國政府以打造英式代議制為幌子,企圖把香港變成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阻礙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並實行有效管治,延續英國對香港回歸後的政治影響」。
對於 97 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共後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指,中國收回香港後,開啟了一國兩制下香港民主的新紀元。報告重提《中英聯合聲明》,指出該聲明旨在解決英國把香港交還給中國的問題,而非解決香港回歸中國後實行甚麼政治體制包括選舉制度的問題。
批 BNO 簽證新政策違反聯合聲明
白皮書引述聲明中第三條第四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由當地人組成。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立法機關由當地人組成」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從而指出,《中英聯合聲明》涉及香港選舉問題的全部內容,根本沒有「普選」及「民主」的字眼。
國新辦並批評, 2020 年 7 月以來,英方推出關於香港居民申領英國國民(海外)(BNO)簽證的新政策,為 BNO 合資格者提供移民英國的新路徑,「再次公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原則精神和兩國有關諒解共識」。
白皮書又批評香港民主派阻撓全國人大常委會在 2014 年 8 月 31 日作出的《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8.31決定),拒絕接受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反而提出「公民提名」方案,並發起佔領中環運動,致使行政長官普選目標未能如期實現。
指「完善」選舉制度源於「修例風波」
報告又力數「反中亂港」勢力抗拒中央對港的管治權,認為 2019 年「修例風波」和區議會選舉「亂象」暴露出香港選舉制度存在重大的缺陷和漏洞,「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是依法治港、撥亂反正的必要之舉。
白皮書重述了《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的草擬及立法過程,指稱新的「民主選舉制度」具有廣泛代表性,吸引眾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參選,「多元多樣前所中未有」,包括外國居民、劏房人士、巴士車長及註冊電工等等。
報告又指出,香港民主發展「前景光明」,具有充分包容不同政見和不同政治派別的空間,「不存在清一色的問題」。中央政府將繼續按照憲法發展和「完善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為最終實現行政長官和全部立法會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而共同努力。
林鄭:相信普選行政長官「會實現得到」
白皮書沒有為落實一人一票普選所有立法會議席及行政長官交代時間表,特首林鄭月娥今早 (20 日) 會見記者時稱,相信普選行政長官未必需要好長時間實現,「今日經過完善選舉制度,有咗廣泛代表性,1,500 人、五大界別嘅選舉委員會,某程度上同當日嘅 8 月 31 日嘅全國人大常委會嘅決定嘅框架係非常之脗合,所以只要我哋喺正確嘅軌道行落去,我哋喺新一屆立法會返來展示喺一個完善選舉制度之下,行政立法係可以有建設性咁樣互動,為香港市民做實事,我相信普選行政長官嘅目標係會實現得到,亦都未必需要好長時間實現得到」。
林鄭月娥其後亦發出新聞稿,表示十分歡迎白皮書,認為可為中央及特區政府完善特區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所進行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