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 2021】一年間 香港消失了幾多個歷史古蹟?
按本社綜合統計,2021 年全年至少有 11 項具建築特色或特殊社會意義的歷史建築及文物,基於不同原因被拆去,比起過往五年(2016-2020)拆 15 項,今年幾乎每月一拆,明顯有加速之勢。當中有片場、碼頭、村落、住宅大廈、醫療設施、軍事設施、牌坊同界石等等,以下是拆毀的歷史古蹟清單:
- 九龍加士居道地段界石「K.I.L. 7068」,已聳立九龍逾 50 年,是 1970 年以前用以標識土地界線。發展局曾稱「極具歷史意義」,卻突然離奇消失,地政亦「不要求業權人還原」。
- 將軍澳邵氏片場(部分拆卸),曾是全球最大私營影城,有「東方荷里活」之稱,被發展商復星國際改劃興建 749 個住宅單位、183 間酒店客房,當中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二號宿舍已經被毀。
- 馬頭角公眾碼頭,建於 1970 年代,具如同皇后碼頭般實用主義型建築特色,並作為地區居民的重要地標及休憩空間,因中九龍幹線工程而在本年初拆卸,過程中卻沒有公眾諮詢。
- 西貢大浪村(部分拆卸),逾 250 年歷史,明代已有人定居,罕有地完整保留了香港傳統鄉村建築結構。1990 年代已有發展商收購土地,查冊發現包括「智佳發展」及中信,後來由原先擬定一級歷史建築降為二級,近月有人發現村落建築被大規模拆卸,直到現在古諮會仍未就該村確認評級。
- 北角繼園街 60-74 號唐樓群,揉合摩登流線型建築及包浩斯風格,由知名建築師任冠生設計,昔日作家張愛玲經常出入,古蹟辦在今年 3 月表明會進行初步研究,但未出爐財團已經率先動工拆卸。
- 摩星嶺銀禧炮台弧形外牆,逾 80 年歷史卻頗為完整,與前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又稱白屋)形成建築群,因古跡辦「睇漏眼」,批淮租戶芝加哥大學香港中心拆卸二號炮台一幅弧形外牆。
- 土瓜灣愛華大廈,少於 90° 的轉角,近 60 年歷史的轉角唐樓,是區內的地標建築,曾作為《狗咬狗》、《維多利亞壹號》的拍攝場景,因市區重建終被市建局於今年中移為平地,日後將成為休憩空間。
- 北角天宮台及皇都戲院大廈,同樣建於 1950 年代,見證著北角一帶早年娛樂事業的發展。經過一番爭議由新世界進行活化「保育」,最後只留皇都戲院,卻拆毀當中超過 60 年歷史的皇都戲院大廈,而收購天宮台的財團亦有報導指曾協助新世界收樓。
- 觀塘賽馬會健康院,建於 1960 年代,院內有大量告示牌見證觀塘衛生城市發展進程,市建局卻表示無意保留有關文物,終遭拆卸,現時計劃將會改建為約 70 層高商廈。
- 灣仔分域碼頭及海軍商場,預計運作至年底,過往曾招待美軍軍艦訪港及世界各地水兵,具殖民時代特色,政府消息曾指「碼頭上並無任何特色建築」。
- 上環平安里牌坊,鄰近文武廟,「蹈和」的花崗石門框至今保存了中華書院的痕跡,受東華三院旁改建青年宿舍計劃影響,指因公眾安全問題暫時拆卸,待日後有機會方重置。
綜合分析這批歷史建築當中「死因」,不外乎以下四類死法:
- 被古蹟普查忽略:包括於 90 年代全港戰前古蹟普查中未被納入統計或評級,或者古跡辦仍未就具 50 年具一直忽略評級的 1950 至 70 年代歷史建築。
- 價值被低估繼而被拆:當中被拆毀古蹟儘管有社區保育聲音,卻一直不被重視,不獲古蹟辦評級,或甚被拒絕評級。
- 拖延確認評級途中遭拆卸:評級擬定後近十多年仍遲遲未獲正式評級確認,亦有因建於 1950 至 70 年代而不被優先處理評級,終被破壞。
- 監管不力或因「意外」被消失:僅依賴稀疏的巡察次數及有限資源去監察文物古蹟的狀況,每當有古蹟遭破壞或遺失,往往只能進行拍照及記錄,未能發揮古蹟辦之關鍵角色。
歷史就是歷史,但有些歷史,卻比其他同樣受關注的歷史更歷史。根據去年深水埗主教山之教訓,若再不及時堵塞以上的政策缺陷,包括重新進行全面普查,未來只會繼續出現「發展危機 → 公眾關注 → 公眾發現缺乏研究/價值被低估 → 公眾與私人業主/政府拉鋸 → 古蹟遭破壞」的無盡循環,而隨著北部都會區、市區重建等大開發主義無限制加速,預期來年將有更多潛在價值古蹟被拆。
#保育研究 #歷史建築 #古蹟辦 #古諮會
#觀塘賽馬會健康院 #天宮台 #皇都戲院大廈 #愛華大廈 #銀禧炮台
#繼園街唐樓 #大浪村 #馬頭角公眾碼頭 #邵氏片場 #加士居道地段界石 #主教山配水庫
🤞 訂閱支持民間研究工作
🏃♂️ Follow Us
👫 義工招募
💎 Liber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