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臨近,但英國許多超級市場依然貨架充盈,月前公眾憂慮的缺貨危機並未發生(Joey Kwok 攝)

近月全球供應鏈大混亂。在英國,不少評論曾警告民眾可能要面對一個缺貨聖誕;結果在今個聖誕周,英國許多零售店和超級市場依然貨架充盈,缺貨危機並未發生。《金融時報》指,尤幸零售業界早知問題所在,各出奇謀成功解決一時難題。

受供應短缺、物流不順、消費者需求浮動,與供應鏈結構過份單一等因素影響(詳見《立場》特寫報道),環球供應鏈近月問題嚴峻。然而,早就意識到問題所在的英國企業各出奇謀,務求能在聖誕確保貨物供應,結果亦似乎某程度上頗為成功。

《金融時報》報道,零售業的解決方案,包括提早增聘司機、提早運輸食用期限較長的貨品(如聖誕布甸及飲料)到零售店等。主要電器零售商 Currys 的方法是犧牲貨品總類,專注確保主要產品線貨源。行政總監 Alex Baldock 說﹕「我們今年比去年存多 15% 貨,但向顧客展示的大銀幕電視款式,則從 120 種減到 100。」零售店 Poundland 採取的方法,則是為求保證貨源,容忍較昂貴的價格,持有 Poundland 的 Peopco 公司行政總監 Andy Bond 說﹕「如果能夠在合理時間取得貨品,我們不會為產品太貴扭計。」

有公司則選擇在運作上加強靈活性,以配合物流。家庭及園藝網購店 Christow 的電子商貿總監 Josh Piercy 說﹕「如果他們(物流公司)只能在凌晨 2 點或者周六送貨,那我們就加班,以確保可以收件。」該公司亦將承諾送貨時間延長至 4 星期,以作顧客「期望管理」。

此外,「收到風」的顧客提早入貨亦有幫助。根據英國零售商協會 (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 數字,11 月 27 日前四周的零售額,比往年增加 5%;巴克萊卡 (Barclaycard)  亦指用卡支付的零售開支 11 月比去年增長 16%,當中賣得顯著的是玩具、禮物和珠寶。

不過,上述大概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只能應對節日一時之需,而無法長遠解決供應鏈問題。如何長遠解決供應鏈問題,環球專家已討論多時。有指各國政府可以加強國際社會溝通,確保貿易自由;企業可建更靈活的「供應網」以取多單線的供應鏈;物流行業條件須要改善以吸引更多人就業;此外利用科技如物流數碼化,加上 AI、大數據、區塊鏈等分析供求及運輸,亦是方法之一(詳看《立場》特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