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城市舞畫組曲》 — 目不暇給卻看得舒服
來自澳洲、日本、香港的27位舞者之中,只有梅卓燕在大盒現場演出,卻沒有覺得不夠。Sue Healey,值得留意的跨界別編舞。
1/ 疫情殺到香港將近兩年,綫上綫下結合,錄播和現場演出結合的表演看了不少,《觀.影:城市舞畫組曲》(ON VIEW: Panoramic Suite)是少有地令人讚嘆的疫後應變作品。
2/ 澳洲藝術家Sue Healey擔任舞蹈影像導演及編舞,和澳洲、日本、香港的27位舞者合作,歷時七年,在最後階段遇上疫情。去年於日本公演的《觀.影:城市舞畫組曲》包括了現場演出及裝置展覽,至今年十月在澳洲公演變陣為網上演出。上周在香港自由空間公演再變陣為裝置展覽及舞蹈家梅卓燕現場演出。
3/ 在自由空間大盒上演的《觀.影:城市舞畫組曲》,黑盒空間四邊,一邊是小型舞台,台上排列了Jane Théau的textile人像雕塑。另外三邊是不同形式的屏幕。一邊是三重頂天立地半透明布幕,對面是一列五個高掛的較小型屏幕,最後一邊是比成年人高一點又有點斜度的單幅大型屏幕。大盒中間放了一些圓筒型座位,給觀眾自由使用。
4/ 入場時,屏幕已在播放27位舞者的表演,梅卓燕很快便在舞台上起舞,和舞者人像雕塑互動,約一個多小時的演出,梅卓燕不單單停留在舞台,而是滿場飛,以不同的造型和道具演出,包括貓面具和紙張,人臉面具,一束白花,摺扇,白煙,在場內不同的位置起舞,同時似在呼應屏幕上播放的影像。
5/ 播放的影片,見到舞者們各自在不同場地,或室內或室外舞蹈。27位舞者,由28歲到106歲,不同種族、文化,舞藝的構成和風格大不同,在Sue Healey的整合下,極美,沒有遺和感。
6/ 三邊屏幕,提供不同視點。頂天立地的屏幕足夠讓所有舞者分格登場。高掛的屏幕列,讓觀眾能同時以不同距離、不同視點觀看同一舞者,亦能讓觀眾同一時間看到五位舞者的三個面貌。人咁高的獨立屏幕能放大一個畫面,也會讓兩位舞者並置。三邊屏幕,亦時有互動。
7/ 27位舞者的舞蹈生涯應各有做事,但《觀.影:城市舞畫組曲》不講故事,回歸舞蹈本身,Sue Healey讓舞者和觀眾透過舞蹈感受不同的城市空間。106歲的Eileen Kramer和古樹共舞非常詩意。淺井信好在橋上掙扎令人不安。另外,舞者與一種動物的「雙人舞」也很好看,陳敏兒和變色龍共舞,瑰麗神秘。原沙織與龜互動,凌厲的眼神和自在的龜形成強烈對比。
8/ 疫情下,世界各地表演藝術工作者都嘗試、探索各種有別於傳統的表演方式:表演者不站在同一個舞台能否合演?觀眾不和表演者面對面,演出的dynamic如何維持? 從觀眾的感受出發,《觀.影:城市舞畫組曲》用多視點彌補表演者不在場的不足,Sue Healey的導演和編舞固然厲害,低調、華麗、不張揚的選擇,要觀眾目不暇給,卻看得舒服。
(文本無題,現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