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 My Car》:如果濱口龍介是我的司機
濱口龍介的電影好看得來,總是有點「趕客」。
新戲《DRIVE MY CAR》,文藝電影3小時的片長,是對觀眾耐性(和脊椎)的考驗。但最大的考驗,其實是我們能否放開自身對於語言、人性的認知和理解,像一張白紙,進入這個關於人與人互相了解、互相提醒的溫暖故事。
要喜歡上他的作品,或多或少都要有一點相似的經歷,才能從寫實與奇想之中獲得共鳴,跟隨他的緩慢步伐,來到異邦。
#村上春樹 x #濱口龍介
就算你從未聽過這位導演的名字,應該都對《偶然與想像》這部好評小品有點印象吧?(見前文:濱口龍介《偶然與想像》:偏離正軌的文學奇想)上回是三個短篇故事,格局細小但細膩動人,奇奇怪怪中見證善良戰勝惡念的一個個微小關口,生活可長可短,重要的是每個偶然當下的抉擇與想像。
今次《DRIVE MY CAR》未上映前就呼聲極高,受惠於外國影展的獎項肯定,不少人都抱著比《偶然與想像更高的期待進場;加上濱口龍介、村上春樹、西島秀俊等名字的叫座力,《DRIVE MY CAR》早在亞洲電影節時已經成為演唱會級別難搶飛的場次。
近年在大銀幕上看到村上春樹的作品改編,《DRIVE MY CAR》之前,就有韓國導演李滄東執導的《燒失樂園》(Burning, 2018)。記得當時看完《燒失樂園》後意猶未盡,當晚就立即看了村上寫的原著篇章「Barn Burning」(1984年推出),結果發現雖然同樣好看,電影和小說卻是兩個相差甚遠的作品。電影中加入了韓國社會的隱喻、夕陽下起舞等影象語言,亦有很多虛實並存的迷幻處理,明顯絕非要「忠於原著」。
今次濱口龍介在《DRIVE MY CAR》中亦不見有此意圖,糅合多個村上春樹短篇故事中的不同元素,將故事架設在廣島、劇院、垃圾場、北海道等別具意義的地方,創傷、生還、311後遺等符號比紅色汽車還要耀眼,加上委婉含蓄的日本民族性,串連起來的是一貫的濱口式濃厚人文關懷。
與其說這是根據村上春樹小說而改編拍攝,不如說是作為書迷,濱口龍介用一部電影來回應他從村上文學世界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遂寄語亂世疫情下的世界,往後的路該如何面對。
#同呼同吸
《DRIVE MY CAR》的故事,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歸納和評鑑,更遑論當中加入了很多在劇場排演的場口,似是隱喻,又可以是單純、沒有附加意義的圍讀,聲音與想法似是碰撞,又可理解為擦身而過,各自表述。
如同戲中女司機美沙紀(三浦透子 飾)與乘客家福(西島秀俊 飾)的關係,一直都有一種刻意維持的疏離感,傳統地日本式的保持距離,也是出於對自身內在的保護心態。細小的車廂內,迴盪著亡妻的遺世之音,詠歎者已逝,解讀的人卻是鮮活的,各自從自身的人生經歷中出發,一步步互相走近。
隨著故事推演,二人都極力維持著安全而可以掌握的賓主關係。看似錯開、割裂,但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單是每日往來劇場的車程中,有些東西還是不動聲色地發生了變化。是對亡者的投射,也是對在世者的委身托附,無以明狀的相似性,只好用雙雙舉起的一口香煙來共同享有(全片最浪漫的一幕)。正是因為當人一旦想用語言去捕捉,那些微細的觸動便會嗖一聲消亡。
常言「有話直說」,但原來溝通也可以是超越語言、聲音的理解過程,今夏林奕華的舞台劇《一個人的一一》就有將重複交錯的演員對白混合成音樂的藝術呈現,說話本身可以只是一種「聲音」。
《DRIVE MY CAR》更進一步地背棄執重於聲音、固定語言的溝通方式,一眾演員在戲中不斷要互相不理解的語言對戲、交談,最終由一位手語使用者的無聲獨白來收束高潮,無聲勝有聲,做法放之於電影載體又別有一番風味。
#Drivemycar
播放著亡妻聲音的車廂、懷疑著妻子忠誠的丈夫、意圖不明地靠近的外遇者、擅闖進駕馭座的女司機。這些極具村上春樹色彩的符號,放到濱口龍介手上,又交織成一份嶄新而完整的文本。
題眼 "Drive My Car",重點正是在於他者的介入,由他人短暫掌舵,讓本來日復日的「正常」脫軌而出,產生「偶然與想像」。不是因為我們軟弱,才需要那麼一點點的外力。事實是,我們都需要繞個圈,才能從他人的創傷之中,窺見自身不願意直視的坑洞,帶著彼此擦肩而過所衍生的熱力,各自啟程。人啊,畢竟都是不能獨自存在的個體。
雖然未必能滿足書迷、影迷的極高期待,但這部電影還是讓我有一種跟車隨行的感覺。仿佛濱口龍介是我的司機,一小時的車程中,他用他擅長的速度,帶我觀覽著車窗外的風景,聽著他循環播放的音軌獨白。在他的電影世界中,原來紛飛的垃圾都可以看成飄雪。
這是非常適合展露內心的私密一瞬,我們尚未離開都市,卻身處於最常見的半私密空間。帶著昔日的創傷,我們無聲傾訴著,流動著,逐漸走出那個無力回天、不忍直視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