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 就是俱樂部
Photo by Dmitry Mashkin on Unsplash
隨着Podcast重新興起,Clubhouse亦掀起一股熱潮。筆者在十二月下旬的假期時段在日本朋友的限時動態中注意到Clubhouse開始流行,也許是假期空閒的時間比較多,很多社群媒體用戶都想參一腳,轉到這個平台嘗新。他們偶爾會打開話匣子,在Clubhouse暢談關於攝影的事情。
沒錯,以「俱樂部」為名的Clubhouse是一個語音社交平台,好像小圈子的酒吧、咖啡店/茶寮似的,三五知己或者相關話題聊得上的人都可以聚在一起;有時候是認識的人一起談話,像學校社團聚會,但也會有不認識的人在課室外的走廊偷聽湊熱鬧似的;這時候他們或者會讓你邀請他進門一起聊聊。
有人說Clubhouse像網上研討會,確實在Clubhouse裡面有很多深度的講談,也會碰巧有相關範疇的專業用戶加入討論。在這一點倒是像傳統電台,節目上有某專業的嘉賓與主持人,也會有不同的持份者Call-In抒發自己的想法。只是Clubhouse上也有很多一般閒聊、搞怪的房間,比起深度講談,它始終是社交平台,娛樂性質較重。
二月初,筆者恰巧收到朋友的推薦,打開了新世界的門。這個平台的受歡迎度之高讓人頗期待,但是實際上筆者並沒有像使用其他社交平台般使用Clubhouse。一般社交平台的直播或者限時動態都是輔助的角色,但對Clubhouse而言這是它的核心特色。因為這個「時限」的特性,除非是預先排程的房間,大部分的房間都是突然出現,所以用戶打開Clubhouse的時候不一定能夠遇到想參加的房間。
Clubhouse 的定位像Podcast,用戶可以在iPhone背景播放,收聽房間講者的話題。聽眾可以利用「舉手」功能,讓講者知悉閣下發言的意向,講者亦同時能夠查看聽眾的自我介紹,尋找切合主題的聽眾加入討論。如廣播電台一樣,Call-In之前會先確認聽眾的姓氏和基本資訊,Clubhouse也是,不過用在Clubhouse上,我會說是守在門口的Bouncer查看身份證似的。
雖然說他的模式像是廣播電台,但是實際操作上不一定像電台一樣有專業團隊在後台支援,房間的質素當然有好有壞。比方說有經營網上節目的張志祺(志祺七七)在錄音時段同時使用Clubhouse,也就如同專業Podcast的規格,甚至能夠配上音效等。Clubhouse也有一些相對專業的用戶,例如在方格子上寫專欄的IEObserve也會在Clubhouse閒聊關於財經的話題。
不過相比以上比較集中討論話題的房間,另一種房間更像俱樂部「Clubhouse」的大廳。雖然內容比較散亂,但大家都能坐在沙發悠閒的聊天說地。白天配杯茶、啡,晚上來杯調酒,待在這些Clubhouse的房間來Kill Time最好不過。如果是比卡超的房間,除了「比卡比卡」一整天一整夜,也許還要來點番茄醬跟一杯Bloody Mary。
即使有不同類型的話題,晚上更會有房間色情話題的房間,不過至今未有傳出關於Clubhouse房間的重大醜聞。對於在網絡世界發表成年人的話題,尤其是色情產業,始終遊走在法律邊緣。除了聽眾需要自行判斷之外,講者也需要衡量尺度,避免觸及違法話題。雖然Clubhouse不會讓用戶留下房間錄音,但是有案例指出Clubhouse會將聲音數據留在服務器,以作檢舉申訴時覆核。
不過說話的內容也許不重要,因為最重要是有沒有人要說話。正如剛才所說的,這是一個俱樂部,一個社交的場合,不善社交的朋友也許只能成為聽眾,未必可以完全體驗Clubhouse的交流功能。在找不到合適的房間時,好像找不到電台頻道而一直在調收音機的旋鈕。有時還是關上它,放回熟悉的CD比較方便。
林 暮雪 Hayashi B. /Instagram @evsn.h
喜歡本文的讀者不妨在頁面下方拍手(1–5下)回饋作者,亦可以選擇成為作者的讚賞公民,或在vocus方格子單次或持續贊助作者發佈更多免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