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主義」與精神病人
最近中國流行「躺平主義」一詞,形容中國年輕人,對前途絕望、毫無人生規劃、過一天算一天,無論是工作、感情、學業、家庭、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理財致富、人際關係....都抱著消極態度。
然後就看到媒體報導台灣也出現類似趨勢,甚至全亞洲都有。實在莫名其妙,每個國家有自己特殊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環境,為什麼任意把中國亂套其他國家?這難道是「認知作戰」?好像把台灣甚至整個亞洲都拖進去,中國就顯得沒什麼?
我寧可寬容一點看待年輕人,無論是哪國的。標籤或過度類型化年輕人的概念,幾十年來都有,上一代的人,總是以貶抑下一代的人為樂。這種概念,西方或亞洲都有,包括飛特族、尼特族、草莓族之類的說法,每一個世代都有。
飛特、尼特、草莓總是會長大或變老,沒人去追蹤這些人是一輩子渾渾噩噩,或只是人生難免出現過渡空窗,等找到出路,自然就「回到正軌」,甚至還可以發明新的名詞、標籤、概念,繼續罵下一代「躺平」,而忘了自己曾經也差不多?
我在精神復健機構待久了,對「躺平」是見怪不怪,我每天接觸的精神病人,有些「躺平」很久了。可是,社會對他們的「躺平」,似乎更不能容忍。有一段期間,我們就是得把精神病人每天行程塞滿滿,得安排各式各樣的復健活動、課程,學這個學那個,勞作這個勞作那個,得安排他們就業、就學、就養,容不得他們「躺平」。
如果不這樣安排,讓他們閒晃度日,健保局會懷疑你根本沒有「復健」,扣給付;督考評鑑委員也會指責你「怠忽職守」,重則扣分,輕一點也會給你「請加強住民的日常復健活動,目前種類與內容均顯不足」之類的改善意見。
我看到「躺平主義」這類說法,其實內心會寬慰一點,喔....原來一般「正常人」也會懶散、空白的過日子啊!而且他們還不像我們精神病人,為症狀、社會歧視、藥物副作用困擾,「正常人」可是好手好腳、無災無病,都不免瓍波逐流、過一天算一天,那社會又何忍苛責精神病人?非要精神復健機構,用各種活動塞滿他們的一天,要精神病人過的比一般人積極,不這樣子就是機構的失職?
不管躺平不躺平、年輕不年輕、有沒有精神病,希望你不要沮喪或氣餒,世界上一直有一群人是這樣過的,你沒有不正常,也不要覺得精神病人不正常。人本來就會有鬆散懶惰倦怠的時候,無論是不是精神病人。
如果你現在「躺平」,有一天「站起來」了,不要急著嘲笑其他人的迷罔怠惰,這可能只是一輩子難免出現的空窗過渡,也或許他們不是刻意的,只是得了精神病,或遇到了什麼麻煩而已,請以過來人的身份,寬容看待其他人的「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