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Des glaneuses;The Gleaners)

『倘若要使別人感動,首先就要讓自己獲得感動…不然的話,再怎樣精彩巧妙的作品,也都絕不會有任何生命賦予其中。』

10月4日知名壽星:「田園(畫)宗師」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

彩筆揮灑於恬靜的田園之間,完成《拾穗》、《晚禱》等經典名作的米勒,誕生於法國諾曼第半島上的芒什省(Manche)農家,17歲那年即就嶄露了非凡的繪畫天賦,更贏得了故鄉議會的獎學金,隻身前往巴黎,向前輩德拉羅什(Hippolyte-Paul Delaroche)學習更為專業深入的技法,並勤奮地穿梭於花都各大美術館,終日臨摹各時期名家大師們的作品...

然而,米勒的畫匠人生並未在入選沙龍後就此一帆風順、飛黃騰達,歷經而立之年的喪偶之慟、中年時所遇上的國內政治動盪等紛擾,畫室工作之餘仍需下田務農以維持生計的他,後來決定將心思全數投入於鄉村(田園)畫的領域;同時為遠離巴黎社會動亂所帶來的惶惶不安,米勒與續絃妻小選擇避居到巴黎近郊的巴比松村,還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齊心開創了以優雅、恬靜風格為主的『巴比松畫派』(École de Barbizon)。

Autoportrait ,1841

也許是看淡世態炎涼,連番的政權更替與階級間的持續對立,米勒不願為此評論,他只有一筆一畫將人性帶入,並融合了基督信仰中所要表達那悲天憫人、人飢己飢的意境,期許觀者們的視野能將其昇華為一種超越藝術、直達心靈的表現…

舉創作於西元1857年的布面油畫《拾穗》(Des glaneuses;The Gleaners)為例,在遠離都市塵囂與緊張的敵我對峙氛圍下,米勒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呈現取材自《舊約聖經.路得記》(Book of Ruth)中,「路得與波阿斯」(Ruth & Boaz)的故事,也就是路得在波阿斯的田裡撿拾麥穗,用以供養她的婆婆拿俄米(Naomi)這一段經文…畫作除描繪農婦在金黃色麥田下撿拾麥穗的情景外,其金黃陽光、彎腰等細節,更是呈現出一種近似古代史詩般的崇高意境,其中分屬三位年紀不同的女性,則展現出勞動家庭不可逆的命運;

自然,在畫面遠處,我們也可看見農田總管坐於馬背上觀看,反映出當時資本主義興起之後的國內貧富差距;但別忘了,最後一幕,位於畫面遠方地平線處的教堂,米勒以一個暗喻性的結尾,流露出一股具宗教情操、神愛世人的神聖與不朽光芒。


《夕陽下兩位農婦開掘積雪覆蓋的田地》,這是梵谷向其致敬的作品,1890

西元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在為米勒作傳的著作中特別提到,米勒堪稱是藝壇中,少數將全部精神灌注於永恆意義猶勝過追求剎那的古典大師,而且西方歷史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米勒一樣,透過繪畫的表現,以無聲勝有聲的方式,將萬物大地賦予如此雄壯又偉大的感覺與意涵。

《晚禱》(The Angelus),西元1857年~1859年

Hunting Birds at Night, 西元1874

圖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ean-Fran%C3%A7ois_Mil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