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留學、跑馬拉松、看一個階級流動實例,這本書應該都適合看一看。看起來應該也是舊文集結稍作編輯,但還是有許多值得參考的經驗談。

做為資料科學家,感覺就有種肥宅味,事實上跑步之前,也是挺有肥宅味的。成天坐在電腦前,監看各種程式運作與數據。而這趟開始跑馬拉松的冒險之旅,時序並不特別順,確實像是作者自承,是通勤上班期間的想法,每天有段時間通勤、跑步,讓自己能夠真的空下來想想,確實也是件不錯的事。平常運動時,也常戴上耳機,聽些podcast增廣見聞充實知識來著。

談到留學德國,作者並不偏食,各種文學、哲學作品,信手捻來毫不生澀。儘管應該是和電腦相處的時間頗長,但看得出來留學生活也是豐富精采,許多的經驗、人生觀都是在柏林建立起來的,包含學語文、在自主獨立研究中,漸漸成為現在的自己。家境並不特別富裕,儘管成績一直不錯,但並沒有選擇醫學,考上公職、服完義務役之後,就拿到了公費,到德國開始新的學習。學霸本不懂不會是怎麼回事,但每個留學生都會遇到的語言問題也給作者在德國遇上了。克服語言的障礙,並且開始慢慢習慣德國生活,到取得博士學位回台任教,這趟德國之旅可說是充實,也有很多的看見,連寫德國見聞著名的蔡慶樺,也掛名推薦。而這書看起來真實性挺高,掛名推薦應該不成問題。

談突破和死亡,以及反骨,這些反抗、掙扎都是真實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的地方,正是這世界之所以精彩的地方。避不開的挫折,重點是開出怎樣的花朵,而不耽溺於失敗的痛苦中。留學的經歷,讓他從挫折中成長,從不確定中找到新的專業,從過去樣樣都成中,找到也脆弱的那面,和不可控的那面,進而更接受自己。

談對教育的想法,和談馬拉松,都是漫談式的經驗分享,不見得是什麼大道理,卻顯現了實踐的堅持。從一百個不跑步的理由,到跑起來之後都不停,這段堅持的過程持續的在馬拉松賽事及跑步中找到新的意義。看完也是熱血的覺得人生好像應該至少有一場初馬完賽,感覺應該可以用比較和緩的方式,以半年為度練起來。

如果遊學、旅行像戀愛,留學就是婚姻。要在有壓力的環境中,不只柴米油鹽醬醋茶,更是需要有成果,甚至沒能拿到學位就難有顏面面對江東父老的壓力,還能欣賞起德國高等教育大門敞開、出口窄門,和整個社會制度、文化,那是一種走過的經驗談,帶讀者看看他看過的那些風景。

推薦給想出國留學、準備出國留學得朋友參考參考,或許作者的經驗老派,但陽光底下,總有些重複的事。也推薦給想要窺見德國文化一隅的朋友,作者也有自己的觀察。至於想運動、想下定決心的,給自己一個機會吧!從打開書看看別人怎麼做開始囉!